地方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一、成果简介

  项目以黄淮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借鉴国内外理论和实践成果,较为全面地思考了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了地方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和关键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时代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出适应地方高校特点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具体成果如下

明确了地方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根据电子商务行业职业能力需求特征,调整地方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据此确立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发展与实践。

构建了动态发展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根据电子商务行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审查和改进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确立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并根据电子行业变化及时调整,使之更加符合地方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现代实践教学理念。

(三构建了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分类,合理搭配、科学梳理课程的前后关系及整合性需求;积极探索教学互动、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的教学方法;整合各实践教学环节。

(四探索了校政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模式。依据电子商务行业职业岗位能力培养需求,积极与区域范围的政府部门、电商行业企业建立共赢的合作机制,共建电子商务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拓展学生实践训练的空间,提升适应岗位工作的能力。

  二、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一)改革原有的特色不明显、与行业发展脱节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电商行业发展趋势和地方本科院校学生个性特征,建立能极具专业特色的个性化实践教学体系,适应电商行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符合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创新人才培养要求,不断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发展与实践。在对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和电商行业发展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了解人才需求特征,立足于行业和区域经济特色,结合专业优势,构建特色优势明显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有效体现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突出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解决原有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滞后于电子商务行业快速发展的问题,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动态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与商务活动的结合,行业发展迅速,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不断出现,与此对应注重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需要同步更新。构建动态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根据行业发展变化趋势,不断更新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课程构成,使学生能力培养与行业发展同步,可以有效地解决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滞后行业发展的问题。

)解决原有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交叉重复、逻辑顺序不十分清晰的问题,实现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各环节的有机整合。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分类,合理组合,厘清课程之间的逻辑顺序,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根据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特点,探索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和校内校外的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并进行合理整合,适应学生学习的个性化。

)解决实践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建立学生科研团队、学生创业团队、学生竞赛团队,组织开放实验室项目,以实践教学带动学生的主动学习。学生实践操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影响其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组建科研和创业项目团队,以真实项目任务为驱动,利用共享实践资源,创设实践环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学习的兴趣,促进其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