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教学问题的主要思路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工程教育理念,深化“三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点解决重知识、轻能力,重传统、轻发展,重理论、轻实践,重校内、轻社会的“四重、四轻”的问题,以一流师资、一流课程、一流平台、一流成果建设为核心,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进一步打造专业特色,提升内涵。
落实上述主要思路的具体方法如下:
(1)全面贯彻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将课程思政贯彻到计算机专业各门课程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结合时政和热点问题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全面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根本任务。
(2)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升专业内涵建设
培养方案采取反向设计的方式,从国家社会及教育发展需求、行业产业发展及职场需求、学校定位及发展目标、学生发展及家长校友期望四方面出发,制定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指标点,并构建校内校外“双循环”的的生态系统,力争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3)实施“双师能力提升计划”,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搭建师资培养培训平台,突出“双师型”教师个体成长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相结合,近三年校内开展教师教学技能培训100余人次,每年选派20名左右的专业教师参加各类师资培训,到联盟单位企业生产一线参加实践技能培训,3年内实现全覆盖,大大促进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4)深化“三融合”模式,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和跨界融合,利用专业和企业育人环境,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大力构建“科研平台+项目驱动+成果转化”的产学研平台,推动学生进实验室、进团队、进课题(项目),将科学研究与学科竞赛纳入产学研协同育人体系;另一方面,以省、市、校级科研平台和校企共建基地为依托,深度推进“三融合”育人模式,构建了校内校外实习基地,每年提供近300个实习实训岗位,打通企业培养人才、储备人才、留住人才的渠道,进一步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5)构建“四位一体”课程体系,打造“五位一体”实践体系
构建通识教育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学科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四位一体”课程体系,打造专业、企业、学业、职业、创业“五位一体”实践体系。实现课程体系与从业能力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6)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全面推进教学改革
依托翻转课堂、微课堂教学理念,开展翻转课堂、微课堂教学实践,采取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手段,引入雨课堂、云朵课堂和学习通等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实现“教、学、做、评”一体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