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与实践
成果的创新点

1)推进三个融合,创新培养模式

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跨界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引入企业项目进教材、进课程、进课堂。

2)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落实OBE人才培养理念

以成果导向理论(OBE)为指导,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课程体系设置工作、课程大纲修订工作。制订课程目标达成及毕业要求达成机制,并于2019年、20202021年三次向教育部提交了工程教育认证的申请书。

3)专兼结合,内培外引,建设一流双师队伍

通过专兼结合、内培外引,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有专兼职教师29人,其中教授9人,博士10人,特聘教授1人,外聘企业工程师5人。获教育部应用型课程建设一等奖1人,获得省级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2人,获省级教学标兵3人。

4)实施“三三四”监控机制,建立质量监控闭环

为实施教学质量全过程监控管理,建立了校级、院级和教研室三主体监控机制;院级教学指导委员会、院级教学督导组和教学信息站三层次监控机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成绩考核和毕业设计四环节质量监控的“三三四”监控体系,涵盖了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教学质量监控闭环,实施效果显著。

5)重构课程体系,夯实“三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

构建了校内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促进不同类型实践平台有效合作机制的形成, 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