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根据《黄淮学院国家级科研项目培育基金管理办法(修订)》的规定,2024年度“黄淮学院国家级科研项目培育基金”(以下简称“培育基金”)申报及其结项工作已开始,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黄淮学院国家级科研项目培育基金旨在提高我校科研水平和学术水平,鼓励我校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促进我校国家级项目快速增长,以国家级科研项目带动学校科研的整体发展。
二、申请条件
1.申请培育基金“面上项目”或“一般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且上年度申报了国家级科研基金项目。
2.申请培育基金“青年项目”的,项目负责人要具有博士学位,年龄男不超过33周岁,女不超过38周岁,且上年度申报了国家级科研基金“青年项目”。
3.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能独立开展和组织科研工作,能作为实际主持者并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
4.每个申请者当年只能申报一项研究项目。
5.已获批准的基金培育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
三、申报要求
以学院为单位申报培育基金,不受理个人申报。申报单位应对申请者的资格进行审查,并履行下述手续:
1.申请人须报送《黄淮学院科研项目培育基金申请书》一式两份及电子版(word版本)和汇总表一份及电子版。
2.申请人须提交上年度国家级科研基金项目专家评审意见。
四、结项要求
1.此次结项受理范围为2021年及以前年度立项且未完成验收的培育基金项目。明年起2021年及以前年度立项项目将不再受理。
2.受资助者提交书面结题报告及经费使用总结报告。
3.受资助者在资助期间内完成下列指标之一者,可被评为合格:
(1)以黄淮学院单独或合作申报获批国家级项目;或主持获批省部级项目;
(2)实现纵横向项目累计到账研究经费理工科项目不低于 15 万元,文科项目不低于5万元;
(3)培育项目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三等奖、省哲学社科三等奖、河南省发展研究奖三等奖以上科研奖励;
(4)自然科学类项目由项目主持人以第一作者在本学科SCI、EI期刊发表与本项目相关的论文1篇(并出具官方检索证明)或作为第一发明人且以黄淮学院为第一专利权人获得与本项目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
(5)人文社科类项目应由项目主持人以独著身份在本学科 SSCI、A&HCI或者CSSCI 源期刊发表与本项目相关的论文1篇(并出具官方检索证明);
4.负责人须报送《黄淮学院科研培育基金项目结项鉴定审批书》和结项汇总表一份及其电子版,另需线下报送结项证明材料一份。
5.经验收评审为不合格的,学校将收回剩余经费,项目负责人不得再次申报本类培育基金项目。
五、材料报送
请各单位科研秘书将以上材料汇总后于2024年10月17日17:00前报送至指定科室,汇总表电子文档发送至指定信箱。
六、联系方式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科研处323室):张老师 王老师
联系电话:2853548
E-mail:keyan-sheke@huanghuai.edu.cn
自然科学学科(科研处324室):李老师 胡老师
联系电话:2812853
E-mail:keyan-zike@huanghuai.edu.cn
黄淮学院科研处
2024年9月29日
3.2024年黄淮学院国家级科研项目培育基金申报汇总表.doc
5.黄淮学院国家级科研项目培育基金结项汇总表.doc
黄淮学院国家级科研项目培育基金申请书(理科).doc.doc
黄淮学院国家级科研项目培育基金申请书(文科).doc.doc
2024年黄淮学院国家级科研项目培育基金申报汇总表.doc.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