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顺应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浪潮,提升全校教师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与应用能力,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深度融合,7月10日,教师工作部、人事处,联合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在8号教学楼报告厅隆重举办人工智能应用全员培训。本次培训特邀北京深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百度资深算法工程师朱得君老师倾情授课,各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共同开启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探索之旅。
本次培训聚焦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内容丰富且极具针对性。在上午9:00至12:00的培训中,重点对人工智能的核心概念、发展历程及关键技术分支进行了系统阐释。从1956年“人工智能”概念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被首次提出,到图灵在1950年提出“机器可以思考吗”这一划时代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感知机的出现,到80年代反向传播算法掀起机器学习热潮;从2012年AlexNet在ImageNet大赛中夺冠推动深度学习崛起,到2022年ChatGPT开启AI大模型时代,再到2023年国内外“百模大战”以及2024年以来Sora、GPT-4o等先进模型的发布,培训详细梳理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节点与重要突破。
同时,培训深入解析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技术原理。以深度学习为例,讲解了其所需的神经网络技术从单层感知机到多层感知机的发展,以及反向传播算法如何为机器学习带来希望,让人工智能模型能够从大量训练样本中学习统计规律,进而对未知事件做出预测。对于自然语言处理,也介绍了其从基于规则与基于统计的“两大阵营”竞争,到基于统计的方法逐渐占据主导,再到预训练模型开启迁移学习时代的发展脉络。
在应用层面,培训紧密结合高等教育实际需求,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教学设计、科研辅助、管理决策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实践路径及潜在创新方向。比如在教学设计中,人工智能可辅助生成教学大纲、例题和例文,丰富教学资源与教学形式;在科研辅助方面,能助力解析数理化难题、机械力学原理等,加速科研进程;在管理决策上,像领导讲话出题AI助手等工具可提高工作效率。
参训教师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培训,对人工智能有了更为系统、全面地认识,深刻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对教育领域的巨大变革潜力。大家期待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本职工作的结合点,为黄淮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黄淮学院始终致力于推动教育现代化与信息化建设,此次人工智能应用全员培训是学校顺应时代发展、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的重要举措。未来14天,学校将继续开展系列相关培训与交流活动,持续提升师生的人工智能应用能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的深度应用,为培养适应智能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撰稿:岳春雷 审核:唐福永 终审:陈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