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成果主要内容

  一、本成果的理论基础

  1.人才发展理论

  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重要职责,社会对人才需求是分层次的,对应的高校人才培养也应分为不同层次。地方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应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与优势,树立个性化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差异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准确定位,认识到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培养多样化的人才。

  2.劳动和教育相结合的理论

  教育与社会生产结合是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需要遵循的原则,应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将实践教学摆在人才培养的关键位置,视为学生创新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3.情景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构建主义认为学生能够自主地在学习中选择、加工和处理外部信息,获得信息与知识。该理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样化要求和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实践性学习理论

  依据实践性学习理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观念。一方面增加设置探究性、操作性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性的案例讨论、情景模拟和互动启发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深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提升巩固操作能力,达到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目的。

  5.职业能力发展理论

  职业能力发展理论侧重于训练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专业创新技能和专业职业技能等实践能力,使学生既能牢固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又能够分析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二、主要观点

  1.根据职业能力需求,确立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根据职业岗位对应的知识能力目标要求,确立实践教学应达到的目标,并且要考虑到学生职业岗位发展需要。根据不同岗位能力需求,划分实践教学阶段目标,形成一个由单项课程实践、认知实习、专业综合实践和毕业实习等多个实践教学阶段目标组成的体系。

  2.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逻辑顺序和能力培养的程序,在对不同实践课程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把交叉的内容进行重新划分和组合,明确界定体现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校企合作开发应用型本科课程,同时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改革。

  3.建立规范、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根据实践教学科学性和规范性要求,制订各项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重视实践教学管理机构建设,注重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提升实践教学管理效率。建立科学全面的实践教学监控体系,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和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激励机制。

  4.逐步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1)建设结构合理的实践师资队伍

  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效果和提升教学质量,从师资队伍建设着手,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保障实践教学需要。鼓励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2)多方推进和强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利用多种渠道筹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所需经费,力争政府财政投入,获取地方财政资金的政策支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创办校属企业,把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主动对接企业,根据互利共赢的原则合作共建实践实训基地。

  三、实施策略

  1.逐步完善“教学做合一”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根据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突出实践教学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依据电商岗位工作能力需求和流程,确定实践教学项目具体内容,使实践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一致。

  2.建立“政校企合作”创新实践教学机制

  分别与区域内多家政府机构签订"政校企合作"协议,根据双方自身资源、优势和需求,确定双方建立长期、稳定、协调的"校政合作"关系,组建产业学院;建立稳定的校外创新实践教学基地,满足人才培养对实践教学场所的需求。

  3.“产学研一体”拓展实践教学渠道

  探索基于政府、企业与学校的产、学、研一体实践教育体系。主动与区域内多家企事业单位对接,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项目研究合作和创办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充分挖掘企业社会资源。

  4.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

  积极做好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准备工作,构建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及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平台的实践教学模式。

  四、适用对象及成果呈现形式

  成果适用对象主要是地方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成果具体呈现为:地方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与产业发展同步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课程动态体系、整合的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和校政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模式。

  五、成果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和实践探索的突破

  1.以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对地方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剖析根源。

  2.根据电子商务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其实践课程体系,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行业发展热点趋势同步。

  3.创新性提出了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开发应用型实践课程、全面参与的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等比较新的观念。

  4.整合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根据专业知识逻辑顺序整理实践教学内容,实现各门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

  六、成果应用推广价值

  1.修订的个性化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位准确

  实践运行结果表明,项目研究成果明显提升了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促使地方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稳推进,进一步提高了电子商务专业毕业适应企业能力需求的能力水平。

  2.构建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具有可行性

  在相关理论支撑下构建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较好地结合了地方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3.构建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具有可操作性

  提出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与相关电商企业合作共建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