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
为切实加强我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的通知》(教督〔2020〕5号)、《黄淮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院文〔2023〕143号)、《黄淮学院审核评估整改方案》等文件要求,现将做好2025届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及后续工作通知如下:
一、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1.各学院成立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和若干答辩小组,答辩小组应5—7人组成,原则上要由一名高级职称教师作为答辩组长。各学院填写表10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答辩小组成员名单。
2.各学院在学生答辩前,须严格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经检测通过(查重文字复制比R<30%,AIGC检测<30%),并经指导教师、评审教师审查符合要求,方可参加答辩。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应围绕毕业论文(设计)完成质量及学术规范性进行严格考察,客观评定成绩,给出是否同意学生答辩的结论性意见。各学院填写表11答辩分组表。
3.学院应按专业设置独立答辩教室,悬挂醒目横幅,摆放委员桌牌。学院可结合专业特点对答辩要求、评分标准及答辩记录等进行细化统一。鼓励学院强化过程考核,细化考核指标,将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考核有机融入总评成绩。
4.鼓励学院开放答辩现场作为实践教学资源,组织低年级学生观摩学习,促进师生知识共享与技能提升。
5.答辩组根据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质量及答辩情况给出答辩评语和成绩。
6.对答辩成绩不及格者,答辩委员会应组织第二次答辩。学院应明确二次答辩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对首次答辩存在问题进行针对性改进。
7.教务处将深入学院检查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
8.各学院表9各专业选题汇总表、表10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答辩小组成员名单、表11答辩分组表于答辩前3日交于教务处实践教学科,电子版发送到教务处邮箱:sjjxk@huanghuai.edu.cn。
二、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质量要求和资料归档
1.学院组织各专业对照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标准,结合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成绩等评定最终成绩。成绩评定必须严格掌握标准和尺度。
2.各学院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切实强化OBE理念落实,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满足国家教学质量标准、专业指导规范、专业评估要求,符合学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严格落实审核评估整改要求。
3.师范类专业认证和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按照认证标准要求,规范毕业论文(设计)成果要求。
4.各学院组织各专业对照教育部论文抽检及学校相关要求,开展毕业设计(论文)终稿质量审查与材料归档工作。要认真审阅每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终稿,系统收集并整理学生的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查重检测报告以及图纸等成果电子版与纸质版资料,电子版及时上传至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在系统中认真做好相关工作的完整录入,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做好论文抽检准备。
5.各学院务必提前做好报送《导师和论文信息—学位授予信息即时备案专用》和《2024-2025学年本科论文(设计)抽检工作》的基础工作,分析和改进上一学年度论文抽检系统提交存在问题,为后续学位授予及论文抽检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
1.评选推荐条件
(1)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为优秀;
(2)符合黄淮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的写作规范;
(3)符合学术道德规范;
(4)选题科学,立足所在专业领域的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关注行业企业一线需要和学科领域最新发展趋势,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5)熟练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解决相关领域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突出。
(6)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创新性,或具有独到见解和学术价值,或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7)在毕业论文(设计)系统中终稿材料按时提交完整,查重文字复制比率、AI人工智能检测符合学校规定要求。
(8)指导教师为中级及以上职称;工作作风严谨、认真负责,全面落实、严格执行学校及学院关于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关文件规定;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新意识和能力上表现突出,使学生获得较好的科学研究基础训练。
2.各学院按照“全面考核、实事求是、公开公正、优中选优”的原则,在推荐优秀论文(设计)时严格把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对拟推荐的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审,确保评选出能体现专业水平的优秀作品及指导教师,杜绝简单摊派完成任务式的评选现象。
3.教务处将组织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复核评审,对确认结果进行公示、公布。
4.学校将从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遴选推荐参加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的评选。
5.鼓励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通过实体展览、线上展示等方式广泛宣传优秀作品,充分发挥高质量毕业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
6.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材料提交时间:6月20日前。
五、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后,各学院对本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认真梳理,对本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出现的特色和亮点进行归纳提炼;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按照学校文件要求,认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报告,于6月27日前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电子版发送到教务处邮箱:sjjxk@huanghuai.edu.cn。
六、毕业实习质量报告
本届毕业实习工作结束后,各学院根据《黄淮学院毕业实习管理规定(修订)》(院文〔2023〕142号)文件要求,对毕业实习工作进行认真梳理,撰写本科毕业实习质量报告,于6月27日前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电子版发送到教务处邮箱:sjjxk@huanghuai.edu.cn。
七、其他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及后续工作的其他时间节点要求按照教务处《关于做好2025届毕业生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进行。
联系人:周老师
联系电话:2853527
附件:
教务处
2025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