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黄淮学院关于开展河南省教材等级评定暨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根据国家教材委员会《关于开展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的通知》,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拟开展我省教材等级评定暨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类别

省级教材评定工作分为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高等教育两类,分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二、申报要求及推荐限额

(一)申报要求

1.继续教育类申报要求

(1)教材按册或套推荐均可。同一课程的分册教材(如上、中、下册,教材+非独立实训教材等)视为 1 套;外语类课程教材同一学期的不同分册(如听、说、读、写)或不同学期的同一分册(如各学期的听力分册)视为 1 套。不同学期不同分册的教材不得混合申报,同一书号的丛书教材不得拆分申报。

(2)同一第一主编(作者)只能推荐 1 册(套)。同一申报单位参评全国教材建设奖原则上不同渠道最多推荐 3 册(套)教材。

(3)同一主编、相同或相近课程内容的纸质教材和数字教材只能选择一种申报。对于同时适用于高职专科、高职本科教育的教材,须择一申报,不得重复申报。

2.高等教育类申报要求

(1)申报工作原则上由教材第一主编(作者)所在高校会同教材出版单位向省教育厅申报(申报限额见附件)。

(2)本次申报可选择“单本”或“全册”两种申报类型,不受理系列教材申报。全册教材(相同书名的上下册、1-N 册)可选择“全册”申报类型,也可选择“单本”申报类型。若选择“全册”类型申报,须所有单册全部符合申报和质量要求,且为同一主编,申报时占用一个名额。选择“全册”类型申报的教材,若“单本”教材未达到入选标准,则“全册”不能入选。

(3)同一主编、副主编或第一作者编写的名称或内容基本相同的教材只能申报一项。对于同时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或研究生教育的教材,须择一申报,不得重复申报。

(4)申报高校党组织应加强对教材和申报材料的政治把关,并在申报材料上加盖印章。各高校须在本单位公示申报教材的相关信息(包括教材名称、国际标准书号、主编、编写人员、出版单位等)。

(5)马工程重点教材不参与省级初评,由出版单位、编写单位会同第一首席专家(第一主编)直接向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全国评审委员会提交申报材料。

(二)推荐限额

根据文件要求,我校可申报的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类的申报限额均为2册

三、评选范围及参评条件

继续教育类和高等教育类的评选范围及参评条件的详细要求请参考附件中“河南省教材等级评定暨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推荐工作安排”和“河南省教材等级评定暨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推荐工作安排”。

四、材料报送

各教学单位务必于7月7日18:00前将申报材料报送教务处,逾期不再受理。具体申报材料包括:

(一)继续教育类申报材料

1.《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申报推荐评审表》及其附件一起装订成册(一式五份)。申报材料应完整、真实、规范。纸质材料应与网上申报内容一致。

2.报送推荐教材最新印次样书四册或四套,右上角粘贴标签标明:申报单位、推荐序号,数字教材应提供存放有完整教材内容电子版的 U 盘(以档案袋封装并在档案袋封面粘贴《申报推荐评审表》封面)以及可正常访问的网址和账号信息。

3.填写《河南省教材等级评定暨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推荐申报汇总表》(附表 2),Excel 及 PDF 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纸质版(一式两份)连同要求报送的其他材料一并报送。

(二)高等教育类申报材料

1.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申报推荐评审表(一式三份,格式要求从申报平台下载)。

2.教材编写人员(作者)政治审查表(一式三份,由作者所属单位校级党委出具,并加盖党委公章。应对所有编写人员的政治思想、价值取向、师德师风等情况进行审查和说明,确保作者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正确,无师德师风问题,无违法违纪等不良记录。编写成员分属不同单位者,应分别出具意见。格式要求从申报平台下载)。

3.图书编校质量自查结果记录表(一式三份,教材出版单位对申报教材的编校质量自查后,按要求提供图书编校质量自查结果记录表,并加盖出版社公章。全册教材的不同分册以不同文件分别上传。格式要求从申报平台下载)。

4.思想性、学术性评鉴意见(一式三份,由教育部相关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 人,或学科专业内知名专家 3 人分别出具,需实名签字,并留下联系方式。评价人不得是本教材的编者或作者)。

5.教材使用情况证明材料(一式三份,教材出版单位提供教材主要使用高校名单及使用情况证明材料,并加盖公章)。

6.其他材料(可选提供,其他佐证材料,限两份以内)。

7.教材样书(三份)。

8.河南省高等教育类优秀教材申报汇总表(见附表,一式一份,Excel 形式电子版同时发送至指定邮箱)。

五、联系人及材料报送地址

(一)联系人:闫老师  电话:0396-2853092   电子邮箱:jwcjsk@huanghuai.edu.cn

(二)材料报送地址:综合楼203室

 

                                           教务处    

 2025年7月4日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