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推动地方合作项目暨地方创新子项目内涵式发展,充分发挥相关高校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交流处于4月27日召开地方合作项目暨地方创新子项目工作调研座谈会,教育厅对外合作交流处处长王华星与会指导。会议由教育厅对外合作交流处副处长关煜平主持。黄淮学院应邀参会,并就项目人员出国境访学、研修工作做交流发言。
座谈会上,19所省内本科高校结合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就地方合作项目暨地方创新子项目实施现状做总结汇报。会议听取了对项目未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就推动项目可持续发展做宏观指导和具体部署。
王华星指出,各与会单位要高度重视,提高站位,立足新时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把国家公派留学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着力构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王华星表示,各有关高校要进一步完善选派工作机制和留学成效评价机制,要对公派留学工作要做到全周期、全过程管理,务必做到选对人,学到手,见成效,实现高层次人才和学校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切实为河南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支撑。
关煜平从选派教师梯队培养、学校政策配套、个人能力达成等方面具体分析梳理各高校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有关经验和痛点、难点。关煜平强调,省教育厅有关部门将一如既往地全力做好调研,聆听不同层级教师的心声,优化政策导向,提高选派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同时,希望与会院校加大对公派留学项目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介,向师生推送公派留学信息,用好用足国家的政策,提升学校师资队伍培养层次和规模。
在省教育厅的关心指导下,黄淮学院围绕学校应用型转型发展刚需,在相关学科专业领域认真落实国家留基委和省教育厅选派要求,较好地完成了出国境访学研修人员选、派、管、回、用等工作。
2016年-2020年,黄淮学院共计25人次获批国家留基委资助赴国境外访学研修,其中通过地方合作项目12人次,其他类别人才培养项目13人次。目前所有在外访学人员均已安全返校。出国访学人员在学术科研领域累计结出硕果。目前,学校建有1个省级智能机器人行为优化控制国际联合实验室,2个市厅级医疗大数据、新能源物联网国际联合实验室。
2020年,由省教育厅组织指导,黄淮学院联合组织其他3所兄弟院校积极申报地方创新子项目暨新能源产业创新应用国际合作项目当年获批,年度派出任务为18人。当前人员选拔、派出任务正在加紧推进。
“校以才治,业以才兴”。黄淮学院作为省属示范性应用本科高校,人才国际化培养对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学校不断探索品牌立校、特色取胜、高质量发展,在人才国际化培养方面更是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优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相关专业领域人才培养。
近年来,在省教育厅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结合黄淮学院自身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溢出效应,黄淮学院本身拥有国际背景的高层次教师数量快速增长,教师国际化培养的基础态势越来越好,学校财政支持的力度也越来越大。近三年来黄淮学院共引进博士100余名,且以年均30余名的名额保持递增态势,学校选派赴国外进修访学人员的基础越来越坚实。黄淮学院结合驻马店市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大方略,建立了乡村振兴学院,因此,学校将主动对接省厅有关部门,给予更多平台、更大力度优先选派并重点支持农业、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生物、化工、土木工程、园林设计等专业领域高层次人才赴国外访学、研修,增强人才培养队伍工程实际能力,增强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和贡献度,更好地做好国际人才培养工作。
(撰稿:燕芳 审核: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