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校党委书记李国胜、校长刘先省调研国际教育学院,就黄淮学院国际化发展做出重要指示和要求。为贯彻落实此次座谈会有关指示精神和部署,7月27日国际交流合作处、教务处会同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有关负责人就黄淮学院与芬兰赫尔辛基应用科学大学就生物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相关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申报工作进行梳理论证、问题查摆、方案设计,并就推进项目工作进展做出安排。
会上,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赵春红就本次项目申报工作向与会人员表示,新项目合作是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关心、指导下,本着引进、吸收、创新芬兰知名应用技术高校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目的,经充分分析论证国内外新的形势发展态势,中外双方、学校内部各有关单位多次协调、协商,在新常态背景下加快推进我校中外合作办学上台阶、上水平、提质量的一次积极探索与尝试;与芬兰有关高校的项目开发与合作是全校贯彻落实校党委关于“新时代要进一步拓展与国外大学的联系,牢固树立不断创新、迭代更新的思想,围绕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发展新形势,着力培育新的国际合作交流增长点”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
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任峰就项目申报的有关注意事项与到会的各学院项目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
教务处副处长庞建丽就中外融合培养方案制定作了指导性发言。
与会各学院项目负责人就项目实施可行性分析报告撰写、中外双方教学计划、师资调配等专业角度提出了建设性的规划意见。
会议还对推进项目申报进度、专家智库指导、中芬国际交流平台构建做出安排。
黄淮学院三届四次“双代会”召开以来,围绕学校转型发展,国际交流合作处会同有关职能部门积极调研分析各二级学院有关国际化发展需求,全面聚焦国际化办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认真谋划开放办学的新路径和新举措,以新项目、新平台培育为突破口,赋能学校整体教育教学理念、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科技创新的国际化,在新常态中加快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上台阶、上水平、提质量。
(撰稿:李天一 审核:赵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