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外学习 > 海外学习印象

海外学习印象

静宜大学交换生心得-靳文琪

随着2015年的到来,我的静宜生活也快要进入尾声了,或许是时候回顾一下四个多月以来的学习与生活,对自己做一个整理。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2014917,我第一次离开地面,坐上飞往桃园机场的航班。当飞机落地时,台湾给了我一个热情无比的拥抱。三十多度的高温让我有点懵了,即使静静地坐着,汗水也是不停的往下流。Dora老师和静宜大学的学伴们在经常等候着我们,在他们的带领下,我和我的朋友们很快就办完了手机卡,也兑换了钱币。之后,我们便坐上了返校的大巴。一路上台湾的美丽为我扫清了旅途的疲惫,只是一眼,我便爱上了这片土地。

达到学校之后,我很快便入住了新的宿舍。看着独属于我的房间,那一刻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学习真正独立的机会来了。

在台湾的第一个周末过后,新学期真的开始了。

周二上午的基础纪录片制作是我在台湾上的第一节课。老师是一位十分善谈的人,三个小时的滔滔不绝,让我感觉到一种十分自然的亲近感。周三的台湾文化课是一位即将退休的老教授。教授的风趣幽默的语言和夸张的肢体动作使得课堂氛围很是轻松。也正是从教授这里我了解到台湾人对于这片土地的深厚的情感。

在我的印象中,哲学课都是十分枯燥无味的。一开始的时候为了凑学分,我选修了“爱的哲学”这门课,一直到老师认真的解释道“什么是爱”的时候我才直到自己对于爱的理解太狭隘了。对于身体的爱,被人歌颂的爱情,夫妻之间的爱,家人之间的爱,朋友之间的爱,对陌生人的爱,对物品的爱,对真理的爱等太多爱的种类让我意识到平常的生活中竟然还蕴藏着如此之多的深刻意义。

第一次上台湾这边的媒体实务课程让我倍感压力。老师一开始就完全挑明的说道这门课就是让同学自己学着做新闻,除了刚开始的几节课程教授大家一些新闻写作的方法和采访的方法之外,剩下的从选题到采访都由同学自己来完成。老师会在稿件完成后再与同学讨论。这样一来,我们就变成了一个基本完全独立的记者,我一下子懵掉了,我不知道自己在这样一个陌生的城市可以写出什么样的新闻。

在我还来不及多想的时候媒介全球化让我感到天彻底黑了。媒介全球化是一门纯理论性的课程,就像老师说的,纯理论的课想要比较务实的去讲解本身就有难度,理解起来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不过老师是个很有幽默感的人,在讲解理论的时候往往能用一些简单有趣的例子,还会时不时的开个玩笑,枯燥的理论反而变得有意思起来。

除了有意思的课堂之外,美丽的校园也让我有些留恋不舍。刚到学校时候就看到生长旺盛的大榕树伫立在道路两旁,将路严严实实的遮了起来,偶尔有些零星的光点洒落在地上,让闷热的天气反而多了几分宁静的感觉。校园的草坪上几只白鹭鸶悠闲的来回踱步,不少同学也经常在草地上嬉戏玩耍,为宁静的校园增添了不少乐趣。

当我每次漫步在校园里,心情总是格外的好。特色的雕塑,有特色的建筑,安静优雅的环境都让静宜充满着吸引力。我最喜欢的建筑就是盖夏图书馆。一所学校的图书馆是这所学校最具魅力的所在。众多的藏书和碟片,舒适的阅读环境,方便的借阅过程都让我对图书馆充满着好感。

短短四个多月的交换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对于静宜,对于台湾,我有很多的不舍。在这里有新奇的体验,有热情的同学,有知识渊博的老师……如果让我再选一次的话,我还是会选择来到这里。

 

  • 电话:0396-2879226
  • 电子邮箱:international@huanghuai.edu.cn
  • 地址:河南驻马店市开源大道76号
  • 黄淮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 版权所有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