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招生信息

智能制造学院专业简介

学院概况 

        为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彻“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快培养智能制造领域应用技术人才,提升应用技术大学主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黄淮学院与西门子、菲尼克斯、中集华骏等知名企业联合共建智能制造学院。学院建设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强化工程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为载体,致力于培养高水平工程师、设计师等极具“工匠特色”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产业精英和技术人才。

      学院先后获得“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对外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此外,我院还是“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1+X证书制度试点申报单位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锐意创新的双师队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博士15人。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为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在驻马店产业研究院设有智能制造研究所。学院拥有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7个。学院打破学科壁垒,贴近智能制造行业,基于智能制造产业岗位需求,按智能制造大类专业培养,课程体系按照模块化设置,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智能制造学院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按照校企双赢的原则,对接地方产业,联合西门子、菲尼克斯等国际知名企业,以“数字化工厂”、“智能制造车间”等多种形式,形成集教学、培训、双创、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共享型、生产性校内外专业实训平台。为学生毕业后融入智能制造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与市场无缝对接。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锐意创新的双师队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博士15人。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为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在驻马店产业研究院设有智能制造研究所。

人才培养

       按照校企双赢的原则,对接地方产业,联合西门子、菲尼克斯等国际知名企业,以“数字化工厂”、“智能制造车间”等多种形式,形成集教学、培训、双创、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共享型、生产性校内外专业实训平台。 为学生毕业后融入智能制造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与市场无缝对接。

专业简介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本专业聚焦培养能够从事现场实施、诊断、维护、功能升级工作,又能从事新一代智能产品、装备、生产线的研发和管理工作,并能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信息化技术对制造业具体领域实现信息化改造,具有全球观念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学制4年

就业方向:在智能制造工程、机电及自动化工程领域从事智能产品设计及制造,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智能化工厂系统集成、信息管理、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主干课程:除电路电子与电工技术系列、机械工程系列、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系列、控制与测量系列等专业基础课外,还应选修智能产线设计与运维、工业机器人运维和智能制造虚拟仿真系统等2个以上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以及其他方向模块1-2门选修课程。

物联网工程专业该专业所属计算机学科,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叉专业。培养系统地掌握智能制造领域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架构、关键技术、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工业信息网络传系统设计与开发、工业监控与传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能力,能在智能制造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研究与设计、智能信息处理系统实施与维护等工作的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良好工程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开设电路电子与电工技术系列、工程图学系列、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系列、控制与测量系列等专业基础课外,还应选修工业网络设计及运维、智能设备运维和信息系统设计与集成等2个以上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以及其他方向模块1-2门选修课程。

学制4年

就业方向:在智能制造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研究与设计、智能信息处理系统实施与维护等工作。 

主干课程:电路电子与电工技术系列、工程图学系列、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系列、控制与测量系列等专业基础课,智能制造物联网、工业云与大数据等专业方向课程。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聚焦在整个智能制造行业领域,以支撑整个工业体系的智能制造为主要任务。主要学习计算机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嵌入式技术、智能信息处理、工业网络控制和组态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智能信息处理和嵌入式系统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传感器网络、智能信息处理系统以及嵌入式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提升企业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设计开发智能装备和智能生产线,实现智能制造。

学制4年

就业方向: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开发、销售,电子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维护等,也可从事网络与信息产业及相关岗位的工作。

主干课程:电路电子与电工技术系列、工程图学系列、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系列、控制与测量系列等专业基础课,智能制造软件、物联网等专业方向课程。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该专业所属机械学科,培养具备综合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及机电系统知识的能力,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经历,能在智能制造领域从事机电系统或机电设备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良好工程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学制4年

就业方向:在智能制造领域从事机电系统或机电设备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

主干课程:电路电子与电工技术系列、机械工程系列、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系列、控制与测量系列等专业基础课,智能制造机器人运维、3D打印等专业方向课程。

自动化专业该专业属于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是电子信息、测控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交叉专业,具有综合性较强,学科复杂、实践性强、技能要求高的特点。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学、电路、通信、互联网以及计算机科学知识储备,并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学生要能够熟练操作使用各种电子测控仪器、先进传感器、自动化仪表和智能仪器,能够根据生产实际的要求设计自动检测和控制装置,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满足企业信息化要求开发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具有设计安装维护测控仪器、自动化仪表的专业技能等。结合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本专业主干课程除电路电子与电工技术系列、工程图学系列、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系列、控制与测量系列等专业基础课外,还应选修智能生产与过程控制、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和信息系统设计与集成等2个以上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以及其他方向模块1-2门选修课程。

学制4年

就业方向:可在涉及电子信息自动化技术的公司、企业、设计院研究所和高校等单位从事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    

主干课程:电路电子与电工技术系列、工程图学系列、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系列。控制与测量系列等专业基础课、离散和连续智能制造系统、虚拟仿真等专业方向课程。

机器人工程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803T)属于国家新兴产业,是顺应国家建设需求和国际发展趋势而设立的一个新工科专业。本专业以工程应用为背景,以机器人结构、机器人仿真、机器人编程、机器人控制、机器人运维为能力主线,培养掌握机器人科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机器人领域的工作技能、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人文素养,能够在机器人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与维护、工程应用,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随着中国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机器人工程专业未来将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前景。

我校的机器人工程专业2021正式获教育部批准开始招生。目前该专业建有河南省智能人机交互设备工程研究中心、驻马店市机器人装备与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驻马店市脑机智能与机器人重点实验室、驻马店市机器人先进流体动力驱动技术实验室、黄淮学院工业机器人工程实验室、机器人应用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工业机器人仿真实验室等先进科研平台和教学设备,同时还拥有教育部“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1+X证书制度试点、河南省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虚拟仿真实验示范点等省部级以上教学工程项目。

学制:四年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服务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的制造企业、销售企业及应用企业从事研发、编程、调试和维护等工作;在电力电子、嵌入式系统、计算机技术、电机设计与制造等领域从事设计、维护、销售与管理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主干课程:电路电子与电工技术系列、工程图学系列、高级语言系列、机器人基础、机器人仿真与编程、机器人视觉、机器人运维、智能机器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