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见问题
要:随着各地高校及中小学校纷纷建设校园网,为此针对目前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若干促进校园网建设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校园网 现状与问题  建议
一、什么是校园网
校园网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Internet技术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网络,一方面联结学校内部子网和分散于校园各处的计算机,另一方面作为沟通学校校园内外部网络的桥梁,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办公、信息交流和通讯等提供综合的网络应用环境。它的具体功能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进与国内外的交往
校园网将作为学校与国内外联系和交往的重要窗口,通过它向国内外公众、媒体、大学、科研机构介绍和宣传自身,扩大知名度,是塑造学校形象、增进学校同国内外校际间的相互联系的极好途径。
2.推动教育工作的开展
校园网能提供多种类型信息高速传送的环境,从而为教学科研提供新的手段和工具,使教学科研人员能了解最新教育科研动态与进展,增进学术交流,并将密切各科研单位的协作,使教学科研工作有一个大的发展。
3.改善教学环境
校园网将为教学工作提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为全校师生提供将计算机引入教学全过程的网络环境,为学校开展CAI以及远程教学的工作提供开发和运行平台,提高学校现有资源的利用率。
4.实现全校办公自动化
校园网将为全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提供运行环境;为全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系统提供支持;为校领导的决策提供数据分析、方案选择和预测结果等,从而全面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和管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全校办公自动化。
5.图书资料的检索
校园网将提供方便、快速、多种类型信息的传递和存取的手段,从而为今后学校图书馆的图书、情报和资料的检索查询提供共享的资源环境,并将加快图书、情报借阅流通速度。
6.计算机辅助教学
为教师制作课件、教案提供多样化、完备的支持手段,支持多种方式的网上教学。
二、校园网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信息的调整膨胀,全球信息已经进入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时代。作为科技先导的教育行业,计算机校园网已是教育进行科研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校园网已经取得很大的发展,中国教育科研网投入运营,全国多所高校校园网络开通联网,各地中小学校校园网虽落后于大学,但己蓄势待发,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许多中小学校已经在建设自己的校园网。
我国校园网信息系统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特别是中小学尤其如此,许多学校还没有完整意义上的校园网信息系统。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重网络设备,轻应用系统的建设
在校园网信息系统中,没有完善的应用系统,不能很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2.缺乏总体规划
不同的管理系统和教学系统之间互相独立,忽略通讯要求,不能提供对外服务,如学生与学校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上级之间的互联、互访等,各自为战,从而引起学校重复投资或错误投资。
3.缺乏规范的工程设计施工观念
有的学校不遵循工程施工设计标准,今天有十台计算机想联网,布线就按这十台计算机考虑,明天增加十台计算机,再随便拉线相连,有的学校找了施工设计单位,但他们也没有相应厂家的认证,结果网络效率极低,出现问题也不知在什么地方,很快网络出现混乱或瘫痪,不能使系统发挥作用。
4.严重缺乏校园网的教学应用系统
仅有的一些软件在功能上多数偏重于校园内各部门办公管理系统,而这实际上仅仅是校园网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如何为学校的教师提供备课的环境、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环境、教学演示的环境、交互式教学、通信、协同工作的环境和学生学习、练习、考试及评价的环境方面涉及很少,离当今校园网信息系统强调为教学服务要求还相距甚远。现在的“校园网”大都仅作为一种宣传工具,而未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信息教育的作用,就像当初大家把PC机仅作为打字机一样。
5.缺乏人才
没有人才,校园网建设将力不从心,而且一日网络建成又将面临没有人可以将网络管理应用起来的局面。
三、校园网建设的几点建议
1.建设校园网应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校园网建设是一项资金和人力投入都较大的工程,一方面我国目前经济状况对于普通教育的信息化基础投入相对较弱;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刚刚兴起,部分老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对于计算机网络的认识和应用水平较低,即使一次安装了很多应用系统,也不能充分地利用起来,因此进行校园网建设时要分步实施。但分步实施一定要有一个总体的规划设计,否则,校园网系统将会造成互不兼容和前期投资的浪费。在建设校园网时应特别注意系统实施的顺序:先调查学校的实际需求,确定应用系统,再确定系统软件,最后根据以上两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其次,从学校建设的全局需要出发,考虑部门的地理分布和通信条件。再整体规划网络建设方案,并规定网络系统的目标、总体结构、服务功能、经费预算、建设等关键问题。然后根据学校的资金到位情况和教师应用水平进行分步实施。
2.建设校园网应标准化
建设校园网不仅要满足学校的要求,更要符合国内、国际的专业标准,这样才能保证网络的正常运作,维护才能十分方便,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学校校园网是一个开放系统,校园网内部的用户可以访问Internet或CERNET,外部的用户也可以通过路由器或远程访问服务器访问校园的资源。同时学校也应通过校园网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其它学校进行交流和汇报,所以校园网应该建立在一个标准化的基础之上。所有校园网的建设采用统一标准,这些学校间的网络资源相信息资源可以很容易实现共享。这也为今后教育部和各地省教委对学校的统一管理和统一报表打下基础。
3.建设校园网应组织技术培训
人员培训是校园网能否正常运行和发挥使用效益的关键,以促进校园网的建设和应用。
对于教师来说,校园网是一个新鲜事物,有许多新的知识和技术需要学习。计算机水平的考评及网络管理直接关系到校园网的使用情况。所以,对教师的培训一定要到位,达到应用的实际效果,同时结合教师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培训方法和手段。学校还要切实做好技术与行政人员各种不同层次的培训,形成一支能使校园网充分发挥使用效益的运作队伍、教学软件开发队伍和能保证校园网正常持续运行的软、硬件管理队伍。
4.建设校园网应重视应用系统的建设
校园网络应用系统在整个网络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应用系统是学校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直接受益的部分,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技术是为最终应用服务的。因此,校园网网络的建设应根据信息现代化的需要,在信息服务平台基础上,开发、配置相应的网络应用系统,提供丰富的网络应用和服务环境。
5.建设校园网应具有技术上的先进性
校园网要能支持新出现的网络协议和多媒体网络应用软件。支持不同存储格式的教学软件(包括可上网的VCD、DVD教学软件等。)校园网网络具有传递语音、图形、图像等多种信息媒体功能,具备性能优越的资源共享功能。各终端间具有快速交换功能,中心系统交换机采用虚拟网技术,对网络用户有具有分类控制功能。
6.建设校园网应具有开发性和扩充性
为了适应用户需求的不断发展.整个网络系统要具备良好的开发性和可扩充性,最大限度地采用符合标准的设备。随着用户业务量的增长,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增加软、硬件模块或相应设备等简便方法,不断改进网络性能,提高网络带宽和扩充网规模,并能提高服务器的处理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在设备方面的长期投资。
7.建设校园网应具有高可靠性
建立的校园网应是能保持持续运作的高可靠性、高通量的网络系统。为此,采用了性能先进、可靠性好的网络设备和服务器及存储设备,保证网络系统可靠的运行。选用设备充分考虑冗余、容错能力,在万一出现局部故障时应不影响网络其它部分的运行,并且便于诊断和排除故障,充分体现计算机网络的高可靠性。
8.建设校园网应具有经济性
学校校园网络系统既要拥有先进的技术,又要拥有较高的经济性设计指标,要求校园网要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新建立的校园网,应最大限度的保证用户现有各种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可用性和连续性,为不同的现存网络提供互联和升级手段,保证各种在用计算机系统,包括工作站、服务器和微机等设备的互联入网,充分利用现有计算机资源,发挥主干网优势。
9.建设校园网应具有安全性
新建的校园网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能,保证各种在网数据安全、完整,并且所有网络设备符合安全性要求(主干网设备要具有双电源容错和部件热插拔功能),确保万一发生网络局部故障也不会影响整个网络正常运行。网络在硬件和软件上能防止非法入侵和破坏,主干网络要能抑制广播风暴和进行地址过滤。整个网络要便于统一管理、监控和维护,并能跟踪、诊断和排除故障。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提供完善的权限控制。对接入因特网的用户可进行权限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