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院):
根据我校提出的“英语精、电脑通、素质高、能力强”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黄淮学院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全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更好地迎接本科教学评估,现将黄淮学院第五届计算机技能大赛有关事宜安排如下:
一、大赛宗旨
选拔尖子,带动一般;重在平时,营造氛围;人人参与,基层选起;以系组队,团体排名;以赛促学,学以致用;点面结合,整体提高;普及信息技术,提高应用技能。
二、竞赛项目
(一)办公自动化竞赛
1、随机抽取 (不含计算机科学系、信息工程系)选手参加比赛。学校按照系(院)参赛人数5%的比例抽取选手参加决赛(2009级新生及毕业生不在抽取范围)。
2、竞赛内容:Office应用技能包含Word、Excel和PPT操作。Word部分占40%,按要求实现预期效果;Excel部分占30%,按要求完成规定操作;PPT部分占30%,按要求实现预期效果。
(二)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
1、各系(院)(不含计算机科学系、信息工程系)按各系(院)参赛人数2%的比例推荐作品数量参加决赛(以个人形式参赛,不得多人合作设计一件作品)。
2、竞赛类别:动漫设计、DV创作、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四类。多媒体作品设计规范和参考依据(见附件1、附件2)。
(三)程序设计竞赛(专业组)
1、计算机科学系按系(院)参赛人数5%的比例推荐参赛队参加决赛,其他各系(院)编程爱好者以系(院)为单位自愿组队报名参赛,成绩不计入团体成绩。
2、竞赛内容:按照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模式现场进行比赛。
(四)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专业组)
信息工程系参照非专业组多媒体作品设计要求,组织学生参加比赛,并按系(院)人数5%的比例推荐作品数量参加学校决赛(以个人形式参赛,不得多人合作设计一件作品)。
三、大赛规程
(一)竞赛程序
大赛分选拔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进行。各系(院)面向全体学生组织选拔赛和复赛。
(二)竞赛形式
1、办公自动化类决赛阶段采取随机抽取试题的上机竞赛方式。决赛时间为3小时,计算机自动计时。
2、程序设计类决赛按照ACM国际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标准进行。
3、多媒体设计作品经所在系(院)选拔评审后,于11月25日前向计算机科学系办公室提交作品、参赛作品统计表(见附件3),同时提交多媒体设计作品参赛表(见附件4)。对于推荐的多媒体设计作品,将随机抽取部分作品进行公开答辩评审。
(三)评分办法
1、办公自动化类:按竞赛试题的评分标准给分;
2、多媒体设计类:按多媒体作品设计规范和参考依据给分;
3、程序设计类:按竞赛试题的评分标准给分。
(四)优秀团体奖评选
1、优秀团体奖根据系(院)参加学校决赛选手的平均成绩,由高到低依次排序评选优秀团体奖。平均成绩计算方法:办公自动化组平均成绩+多媒体作品设计组平均成绩。
2、如发现剽窃、冒名顶替等弄虚作假行为,个人总成绩以零分记,取消系(院)团体奖评选资格。
四、时间安排
(一)班级选拔赛: 10月26日—11月20日
(二)系(院)复赛: 11月21日—11月25日
(三)学校决赛: 11月26日—12月15日
五、奖项设置
(一)设一等奖20名,每人(队)奖励500元;二等奖50名,每人(队)奖励200元;三等奖105名,每人(队)奖励100元。
其中,办公自动化组设一等奖10名,二等奖24名,三等奖50名;课外多媒体设计组设一等奖8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45名。
程序设计组(专业组)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多媒体设计(专业组)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二)设优秀团体奖8个。
第一名奖励4000元,第二名奖励3000元,第三名奖励2000元,第四名至第八名分别奖励1000元,900元,800元,700元,600元。
六、大赛要求
(一)各系(院)要高度重视,大力宣传,精心安排,切实把大赛作为加强第二课堂计算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做好大赛组织工作。
(二)保证学生人人参与,以班为单位,逐层选拔,狠抓学生赛前训练和选拔过程,努力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附件1:第五届计算机大赛多媒体设计作品规范(点击下载)
附件2:第五届计算机大赛多媒体设计作品参考依据(点击下载)
附件3:第五届计算机大赛多媒体设计作品参赛表(点击下载)
附件4:第五届计算机大赛多媒体设计作品系(院)统计表(点击下载)
附件5:系(院)参赛人员及多媒体设计作品推荐数量分配表(点击下载)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热线:2853011 2853038
二○○九年十月二十六日
- 上一篇: 关于发放困难学生生活补贴的通知
- 下一篇: 关于推荐2009-2010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奖候选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