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院):
根据我校“英语精、电脑通、素质高、能力强”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黄淮学院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推动学风建设,提高全校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经研究,决定举行黄淮学院第七届英语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组织
主办单位:学生处
承办单位:外国语言文学系
二、大赛宗旨
选拔尖子,带动一般;重在平时,营造氛围;人人参与,基层选起;以系组队,团体排名;以赛促学,学以致用;点面结合,整体提高。
三、参赛对象
在校一、二年级本专科生。大三、大四学生可自愿报名参加系(院)复赛,获得系(院)推荐资格可参加学校决赛。
四、比赛形式、环节和内容
1、比赛分为班级选拔赛、系(院)复赛、学校决赛三个赛段进行。
2、学校决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竞赛形式为笔试。竞赛内容包括:①单词默写(20分);②课后习题(30分);③阅读理解(50分)。竞赛试题70%来源于参赛选手所在年级内所学教材。
第二阶段:竞赛形式为英语演讲及问答(50分)、个人英语才艺展示(50分)。选手自拟题目进行3分钟定题演讲;随后,评委进行提问,用时不超过2分钟;个人英语才艺展示必须是“开口说英语”式的展示,主要形式为:英文情景剧、英文小品、英文诗歌朗诵、英语电影、戏剧配音,英文歌曲演唱等,时间不超过4分钟。
3、学校决赛第一阶段由各系(院)认真选拔,按照一、二年级学生人数2%的比例推荐选手,加上学校按照各系(院)一、二年级学生人数4%的比例随机抽取选手参加比赛。根据决赛成绩,选拔前100名选手进入第二阶段的比赛。
五、时间安排
1、班级选拔赛:3月15日-4月30日
2、系(院)复赛:5月8日-5月14日
3、学校决赛: 5月15日-5月30日
4、5月15日下午5:00以前,各系(院)将推荐选手名单及电子文档(含班级、学号、姓名)报学生处。
六、竞赛规定
1.优秀团体奖根据各系(院)第一阶段决赛选手的平均成绩与第二阶段决赛加分之和,由高到低依次排序评选。
2.决赛第二阶段的比赛,选手平均成绩前10名系(院)将依次为所在系(院)团体平均分加5.0分、4.5分、4.0分、3.5分、3.0分、2.5分、2.0分、1.5分、1.0分、0.5分。
3、参赛选手必须按规定的时间(携带学生证)到大赛现场点名,点名不到场视为自动弃权。
4、一经发现冒名顶替参赛者,取消该系(院)评选优秀团体奖资格。
5、各阶段比赛,如若超时,评委在提示后有权酌情扣分。
七、奖项设置
1、设个人一等奖15名,每人奖励500元;二等奖50名,每人奖励200元;三等奖100名,每人奖励100元。
非专业组设一等奖13名,二等奖46名,三等奖92名;专业组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
2、设优秀团体奖10个。第一名奖励4000元,第二名奖励3000元,第三名奖励2000元,第四名至第十名分别奖励1000元、900元、800元、700元、600元、500元、400元。外国语言文学系不参与优秀团体奖评选。
八、竞赛要求
1、各系(院)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把大赛作为促进学风建设的有力抓手,成为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抓出成绩,抓出特色。
2、以班为单位,保证人人参与,逐层选拔,狠抓学生日常训练,努力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3、努力做好大赛宣传、总结等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学英语、比英语、用英语的浓郁氛围。
附件:第七届英语大赛决赛参赛名额分配表
二○一一年三月五日
附件:第七届英语大赛决赛参赛名额分配表
第七届英语大赛决赛参赛名额分配表 | |||
序号 |
系别 |
推荐人数 |
抽取人数 |
1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14 |
28 |
2 |
社会科学系 |
12 |
24 |
3 |
经济管理系 |
9 |
18 |
4 |
数学科学系 |
6 |
12 |
5 |
建筑工程系 |
16 |
32 |
6 |
电子科学与工程系 |
7 |
14 |
7 |
化学化工系 |
5 |
10 |
8 |
计算机科学系 |
7 |
14 |
9 |
信息工程系 |
13 |
26 |
10 |
体育系 |
6 |
12 |
11 |
美术系 |
16 |
32 |
12 |
音乐系 |
6 |
12 |
13 |
农林科学系 |
9 |
18 |
14 |
护理学系 |
10 |
20 |
15 |
国际(软件)学院 |
55 |
110 |
16 |
外国语言文学系 |
11 |
22 |
合计 |
|
202 |
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