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心理委员是学生干部的重要成员,为班级同学、室友以及身边的朋友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帮助。心理委员不仅是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者、实践者、宣传者,也是同学心理状况的关注者,受同学信任的知心人。而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沟通能力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不仅能够帮助我们顺利地开展工作,同时也能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更有效地理解他人。
本次心理委员沟通能力提升工作坊,基于心理学理论和实践,在带领者启发下,通过一系列活动,帮助参与者了解自己的交往模式,学会倾听和共情,掌握沟通技巧,从而更好地与他人建立关系进行沟通,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技能,更自信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团辅目标
参加本次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你
1.重新审视自己的人际关系模式,了解朋友的意义。
2.学会倾听和共情,掌握有用的咨询技巧,帮助你更有效地人际沟通。
3.练习并掌握朋辈辅导的基本方法。
团体内容
第一期:初探友谊
Part1.新的开始GO GO!
Part2.朋友的意义
第二期:相扶相伴
Part1.建立关系
Part2.促进关系
第三期:互助成长
朋辈辅导基本方法及练习
具体安排
1.招募对象
全校心理委员优先,男女不限。
适合人群: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心理骨干,或是希望提高沟通能力的学生。
不适宜人群:近期处在重大应激事件中,以及处于心理疾病发作期和治疗恢复期的学生。
2.团体人数
周二,周四各开设一个团体,每个团体20人,共40人。
3.活动时间
周二班:11月28日,12月5日,12月12日,17:00—19:00
周四班:11月30日,12月7日,12月14日,17:00—19:00
团体次数:三次,连续进行。
遇节假日或特殊情况顺延。
4.活动地点
北区科技产业园119,请提前15分钟到达。
5.报名方式
团体流程:
报名→等待正式入组通知→参加团体→填写团体反馈
报名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
(请在报名前确认自己有时间参加,做好身心准备,稳定地参与小组活动。)
团体规则
1.尊重和真诚
团体的基本规则是彼此真诚、尊重、不评判,鼓励成员真诚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出席
能如期出席每次的团体活动。如遇特殊情况需请假时,需提前24小时告知团体。
3.保密
遵守保密原则,在团体进行的过程中,未经所有成员同意不录音、不录像,不传播团体成员的信息;不在团体外讨论团体相关话题。
4.边界
在团体续存期间,不与其他团体成员在团体外开展社交活动。
5.其他
不同时参加个别咨询和其它团体辅导。
带领者信息
邹颖
黄淮学院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专职教师,韩国庆熙大学咨询心理学硕士,接受美术心理咨询、焦点解决短期咨询、MI动机式访谈系统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