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6月22日,我中心对心理委员的合格认定及工作考核已基本结束。此次认定及考评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对198名2011级新选及增补心理委员进行培训和合格认定。培训自2011年11月开始,包括专题讲座、自主学习和团体辅导训练,最后进行结业考试。合格认定包括三部分:日常考勤占30%,学习心得占30%,闭卷考试占40%。经考核,170人培训合格,准予颁发合格证书。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心理委员,请各院系重新选拔并督促其参加下一届心理委员的相关培训。
第二阶段是对我校大一、大二、大三共374名心理委员一学年的工作进行考核。5月15日我中心召开了以“加强心理委员工作,优化心理委员考评方案”为主题的心理辅导老师沙龙,确定了《黄淮学院心理委员考核制度及办法》。5月21日——6月8日期间,集中对心理委员进行综合考评并选出优秀心理委员。院、系优秀心理委员的评选必须满足(1)负责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满1学年;(2)任期考评为优秀。班级优秀心理委员的评选必须满足:(1)是一名合格心理委员;(2)大一优秀心理委员的评选以合格认定考评成绩为主,择优评选。大二、大三优秀心理委员的评选依据考核细则的规定,考核结果由班级评分、院系评分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评分三部分构成:班级评分占20%,院系评分占30%,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评分占50%。(3)总优秀比例不超过各系参评人数的15%。最终,评选出院优秀心理委员2名,系优秀心理委员21名,班级优秀心理委员63名。届时将对考核优秀的心理委员将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
第三个阶段是对优秀心理委员的评选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是6月15日——6月22日。
此次心理委员的认定和考核工作将心理委员参加培训情况、日常工作开展情况、心理活动开展情况作为考评指标,坚持自评与他评、效果评估与过程评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做到了系院、学生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共同参与,使心理委员的管理机制更趋合理,逐步完善,较好地保障了学生心理骨干的质量。
(撰稿:杨阳 责任审核: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