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我校心理委员的认识水平、专业基本素质和工作技能,加快心理委员成长的步伐,首届心理委员培训班将于12月23日开班,为搞好本次培训,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
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体系,能在实际生活中初步识别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同学,并能运用一些简单的危机干预原理,引导同学寻求专业老师的帮助;能够增强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能力。
二、基本情况
我校首届心理委员585人,包括08、09、10级三届,其中电工系22人;国际学院41人;护理学系16人;化工系14人;计科系28人;建工系53人;经管系57人;美术系90人;农林系20人;软件学院24人;社科系32人;体育系28人;外语系27人;信工系43人;音乐系20人;中文系46人;数学系22人,院心理委员2人。
三、培训方式
1、以授课的形式进行集中培训;
2、培训结束后经考核合格的将发给“合格”证书。
四、培训内容
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分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个阶段。理论知识培训见表1;实际操作培训见表2。 【具体安排在附件中下载】
五、培训要求
1、要求按时参加,认真签到,并将其作为工作考核指标之一。若缺勤3次及以上取消其心理委员的资格;
2、要求认真参加培训,做好听课笔记;
3、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
4、每个单元的培训内容结束后均将安排半小时左右的答疑时间,请提前做好准备。
六、培训准备
1、可容纳500人报告厅一个;
2、上课所需课件;
3、团体辅导室1个
4、负责考勤干部(各系负责人)
七、考评方法
考评分为三个部分:
(1) 日常考勤(30%)
(2) 课后作业(30%)
(3) 后期班级活动开展(40% 5.25开幕之前班级活动开展状况)
Ps:如果缺席3次以及以上者自动取消班委的资格,并由健康教育中心直接向院系反映;考评合格后颁发心理委员合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