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开展“i科普 爱阅读”科技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2025年5月24日至31日是第二十五个全国科技活动周,黄淮学院图书馆围绕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联合发布的通知精神,组织开展了“i科普 爱阅读”科技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迎进来+走出去”校地书香合作新征程

5月21日,驻马店市第三十三小学的近百名孩子走进图书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书香探秘之旅”。

踏入图书馆,同学们立即被浓厚的文化氛围深深吸引。在馆员绘声绘色的讲解中,他们详细了解了图书馆的文献布局、数量和种类等,体验了自助借还机、电子借阅屏等智能化设备。同学们感叹:“原来借书这么简单,扫一扫就能带走想读的书,太方便了!以后我要经常来图书馆看书。”

当天,同学们参观了“典籍里的中国”首届传统晒书大会,近距离观摩古籍保护修复的技艺,亲自体验了线装书装订、雕版拓印等传统工艺,还参与了趣味投壶、纪念卡制作等沉浸式活动。同学们零距离了解古籍修复知识,增强古籍保护意识,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5月27日,图书馆科技志愿者们走进驻马店市第三十三小学,举办了“i科普 爱阅读”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现场,图书馆馆长、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郑芳教授代表黄淮学院图书馆向驻马店市第三十三小学捐赠了精心挑选的科普图书。这些图书涵盖航空航天、生物科技、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既有生动有趣的科普绘本,也有深入浅出的科普图书,旨在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阅读需求,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随后,图书馆科技志愿者徐敏化身为“科普导师”,开展了精彩的科普图书导读活动。她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有趣的互动交流和多媒体展示,带领孩子们走进优美的科普散文集——《喓喓草虫》。通过对蚕宝宝、知了和小蚂蚁等这些虽然微小却了不起的生灵的解读,激发了同学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向同学们传递出“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爱护环境、和谐共处”的理念。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提出各种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问题,现场气氛轻松活跃。

“影片1+1”科学家心路历程与中国科幻电影的震撼

科技活动周期间,图书馆举办了“传播科学家精神 建设科技强国”主题观影活动,活动精心挑选了两部中外优秀影片《奥本海默》和《流浪地球2》。

《奥本海默》通过造原子弹前、造原子弹中、造原子弹后三个时期的戏剧冲突,展示了奥本海默如何找到内心安宁的心路历程,让同学们看到了一个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传奇人物。《流浪地球2》作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原创IP,向全世界提供了一次充满情怀且有别于西方的本土化精神表达,充分展现了中国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信念和对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

观影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奥本海默》是非常值得观赏的科学家传记片,奥本海默沉浮坎坷的科研道路,让人联想到我们国家各项研发工作取得成果的不易,每一项突破都凝结着几代人的坚守。作为当代青年要坚定信心,我以我身,为我国科技脊梁注入青春力量;我以我志,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镌刻奋斗的勋章!《流浪地球2》的科幻感震撼,不仅是光影艺术的巅峰呈现,更藏着中国人“移山填海”的浪漫想象,让我们看到,中国科幻不仅能仰望星空,更能扎根五千年文明底蕴,将集体主义的温暖、科技报国的情怀,化作照亮世界的东方科幻之光。

“我们的节日”国风过端午 非遗香包成新潮

艾草飘香,端午又至。端午节假期遇上科技活动周,图书馆开展了 “溯源端午 香包寄情”端午节科普活动。

活动伊始,图书馆志愿者为大家带来一堂生动有趣的端午节知识小课堂,还详细介绍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等传统习俗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特别邀请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驻马店市级非遗项目香包制作技艺传承人王彩虹来到图书馆,手把手传授大家缝制端午香包。

走进现场,眼前是一派忙碌而温馨的景象,老师们和同学们都在专注地进行香包制作。剪刀裁剪布料声、银针穿梭丝线声,交织成传统手工艺的美妙乐章。裁剪拼接布料、绣上精美图案、填充艾草等天然香料,不一会儿,一个个造型精美、寓意吉祥的粽子、向日葵等造型各异的香包便诞生,散发淡淡的草药清香。

非遗手工香包不仅是端午特色纪念品,更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非遗传承人的坚守创新下,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线下+线上”齐宣传 推动科技创新深入人心

科技活动周期间,图书馆制作了宣传展板,全面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取得的重大成就,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工程师奖”“最美科技工作者”等先进事迹。

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书馆网站发布了“科技创新”主题推文和科技创新图书推荐等。相关活动被学校综合新闻报道2篇、各新闻媒体报道6篇。

在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黄淮学院图书馆紧扣“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主题,充分发挥文化知识传播与科普教育基地的职能,融合多元形式,成功举办多场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科普活动。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激励青少年们继承科学家精神,勇攀科研高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融入我们的生活,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深入人心。

(撰稿:李彩云  初审:王春丽  复审:陈良  终审: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