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友之窗 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优秀校友分享考研经验


为了助力我院学生逐梦研途,5月2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403会议室成功举办优秀校友访谈活动,校友代表罗莹、李佳乐两位校友重返母校,并分别围绕“院校专业选择与时间管理”“备考策略与职业发展”主题分享经验,为我院在校生提供精准化指导。

罗莹:科学定位院校专业,优化时间分配

罗莹,2020届思政专业毕业生,现任洛阳市中等职业学校思政课教师。在首场访谈中,结合自身经历,强调“就业导向+能力评估”的择校逻辑。她建议确定报考专业时需结合职业规划,如未来意向高校教师、公务员等不同方向,提前锁定对应专业。在院校选择环节,她推荐通过研招网检索目标专业开设院校,按地域、招生人数(关注近年统招数据)初步筛选。备考时间规划上,她建议3-5月完成择校,6月正式启动复习:早晚黄金时段背诵专业课,中午专攻政治选择题,下午集中练习英语真题并归纳高频词,形成“记忆+理解+实战”的每日学习闭环。

李佳乐:构建知识体系,深化职业竞争力

李佳乐,2020届思政专业毕业生,现任洛阳市第十高级中学思政课教师。第二场分享中,李佳乐聚焦备考策略与就业选择。她指出不同院校专业课参考书与真题风格差异显著,需优先通过研招网、院校官网搜集近五年真题,提炼高频考点,结合《思想政治原理》《马克思主义原理》等教材搭建知识框架。对于就业方向,她建议利用SWOT分析或职业测试明确目标,高校教师或辅导员需深耕学术背景,备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需按题型分模块刷题,中小学教师岗位则需重点复习教育综合知识。“学术积累是就业的‘隐形竞争力’,尽早规划方能有的放矢。”她总结道。

薪火相传:校友经验激发奋斗热情

两场访谈中,两位校友代表均提到母校专业课程对学术能力的培养。罗莹感慨:“黄淮马院的专业课体系帮我建立了扎实的知识框架,让考研复习事半功倍。”李佳乐亦表示:“本科阶段的论文写作训练,直接助力我在研究生阶段快速适应学术研究节奏。”互动环节中,学子们围绕“跨专业备考策略”“复试临场应变”等问题踊跃提问,学姐们结合实例逐一解答,现场氛围热烈。

本次优秀校友访谈活动通过整合校友资源,不仅为在校生提供了从“择校-备考-就业”的全链条经验参考,而且搭建起校友与在校生长期沟通交流的桥梁。未来我院将持续开展“校友领航计划”,以“除了奋斗,别无选择”的精神激励学子,助力更多学生在考研与职业发展中勇毅前行。

撰稿:李素婷 金雅萱 初审:杨冉 复审:田进华 终审:陈继伟


image.png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