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解读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与政策,提升新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和水平,12月3日,校关工委、教师发展中心邀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李芳博士,作高等教育理论解读与课程思政线上直播报告。报告由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刘献丽主持,全体新进教师参加了报告。
3日上午,李芳博士以《新一轮审核评估背景下高校特色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从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时代特征出发,系统回顾了30年来我国高校评估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对新一轮审核评估实施方案发布的背景、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进行了详细解读。她指出,新一轮审核评估重点从线上听课看课、实地暗访、文卷审阅、线上访谈座谈等方面开展工作。李博士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迎接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详尽分析了迎评促建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列举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考试等材料中易出现的问题,并就如何做好专家访谈、评估材料、自评报告、“本科教育教学示范案例”征集等准备工作进行了系统阐述。
下午,李芳博士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重要论述——基于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视角》为题,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不同类别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意义与路径”“课程思政的多视角思考”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李博士指出,课程思政是中国高等教育书写“奋进之笔”的重要举措,应抓好课程思政的五个关键环节:基础在课程、关键在教师、重点在思政、重心在院系、成效在学生。李博士结合大量实例,详细地介绍了不同类别课程中如何挖掘思政元素。她强调,要具备“大思政”的格局和视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时俱进,并紧密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达到课程思政的“育人细无声”的效果。
本次培训内容详细务实,参训教师纷纷表示深受启发,要以学校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未来教学中更加强化价值引领,把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日常课堂和教学育人全过程,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统一;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积极构建“自觉、自省、自查、自律、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贡献自身力量。
李芳,教育经济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研究员,原教务处副处长兼本科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师德教育工作坊创始人。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评价、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师专业发展,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估专家组成员。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校师德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证研究》基金项目负责人,主持校内外研究课题多项,出版学术专著《不同类型教师对高校学生学业效果的影响》,发表教育类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