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工作 - 学术规范

学术规范

黄淮学院学风建设优秀科学家--张红运

 

学风建设优秀科学家事迹材料(一)

学风建设优秀科学家事迹材料

一、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张红运,男,1965727出生,汝南县人,中共党员。

古代文学博士;            教授(专业技术3)

郑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 河南省优秀教师(2004年度)。

河南省省级精品课程(古代文学)带头人;

  (二)学习简历

    19779月至19796月,河南省汝南县金铺中学就读;

    19799月至19816月,河南省汝南县第五高中就读;

    19819月至19856月,河南大学中文系就读;

    19909月至19916月,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助教进修班学习;

    19989月至19996月,北京大学师从葛晓音教授国内访问;

    20019月至20043月,陕西师大文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在职);

    20049月至20076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三)工作简历

    19857月,被分配到河南省驻马店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任教;

    19939月至20045月,先后任驻马店师专中文系副主任、主任;

    20045月,任黄淮学院中文系主任;

    199811月,获副教授任职资格;200311月,获教授任职资格;

    200510月至20117月,任黄淮学院教务处处长;

    20117月至今,任黄淮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

  (四)学术团体职务

    全国唐代文学学会 会员

    中国宋代文学学会 会员

    中国韵文学会     会员

    河南古代文学学会 理事

二、主要科研成果、获奖及荣誉称号

 (一)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

(省级以上项目6项;论文30篇;专著及教材10部)

1.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及获奖(6项)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立项单位

  本人承担与完成的工作

结项时间

获奖及其他

驻马店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探讨

  JG30

1995年立项

国家教委

主持人

课题秘书组组长

参与课题全部调研工作

完成课题研究报告4万字

199712月国家教委验收结项

19993

获国家教委课题

成果一等奖;

1999年获省教

委课题成果一等

奖;

唐代诗序研究

2007FWX011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主持人

研究报告撰稿人,28万字

20108月结项

等级:优秀

唐代诗序考述

教古字2007-055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

主持人

研究报告撰稿人,约60万字

在研

已完成60%

古代小说传播与中国神秘文化研究

2008BWX006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课题组成员,排名第一

参与研究提纲制定并全程参与项目研究

201010月结项

等级:良好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监控机制研究

2009SJGLX281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课题组成员,排名第一

参与研究提纲制定并全程参与项目研究

20117月结项

20118月获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应用型本科高校合作发展平台的构建与运行研究   

 

2012SJGLX038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

课题组成员,排名第三

参与研究提纲制定,项目研究报告撰稿人,3.5万字

20134月结项

省级重点研究项目

 

 

 

 

 

 

 

 

 

 

 

 

 

 

 

 

 

 

 

 

 

 

 

2.主要学术论文30篇(共发表学术论文30篇,此处列出14篇)

 

 

题目

刊物

发表时间

  刊号

字数

获奖及其它

1

论近体诗的时空意境创造

天中学刊

1996年第1

ISSN1006-5261CN41-1232/C

7600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96年第7期全文复印

2

数字与时空——古老数字的文化内涵

汉字文化

1999年第3

ISSN1001-0611CN11-1033/G2

4500

中文核心

3

唐诗语言的文化透视

汉字文化

2000年第2

ISSN1001-0661

CN11-2597/G

6500

中文核心

4

汉代文人生命意识的诗学表征

新乡师专学报

2002年第3

ISSN1008-7613CN41-1258/G4

7500

2003.1人大复印资料《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CN11-4319/G

5

时间与空间的文化阐释——古典诗学中时空意识的诗学考察

汉字文化

2002年第2

ISSN1001-0661CN11-2597/G2

4600

中文核心

6

近体诗超常句法的语言学论析

汉字文化

2003年第2

ISSN1001-0661CN11-2597/G2

7200

中文核心

7

论唐宋词的时空结构形态

信阳师院学报

2002年第2

ISSN1003-0964CN41-1030/C

9000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28期摘目

8

古典诗学中空间的基本表现形态

信阳师院学报

2003年第3

ISSN1003-0964CN41-1030/C

8000

中文核心

9

古典诗词中时空意识的演进轨迹

天中学刊

2002年第6

ISSN1006-5261CN41-1232/C

8000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32期摘目

10

四唐说源流考论

贵州社会科学

2006-07-28

ISSN1002-6924CN52-1005/C

9000

CSSCI

11

 二十世纪唐诗分期研究述略

南京社会科学

2006-06-30

ISSN1001-8263CN32-1302/C

8000

CSSCI

12

唐诗的时空意境对日本汉诗的影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6-03-05

ISSN1672-4283CN61-1012/C

7500

CSSCI

13

唐代佛学诗序的文化意蕴

江汉论坛

2009-12-15

ISSN1003-854XCN42-1018/C

7000

CSSCI

14

唐前诗序及其赠答宴游主题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1-30

ISSN1001-5744CN64-1005/C

7500

CSSCI

 

 

 

 

 

 

 

 

 

 

 

 

 

 

 

 

 

 

 

 

 

3.学术著作和教材(出版著作10部,此处列出6篇)

序号

书名

出版社

出版时间

书号

分工

本人

撰稿

获奖及其它

1

《时空诗学》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29

ISBN7-227-02480-6

独著

27

2003年获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著作类成果二等奖

2

《多功能现代汉语词典》

河南人民

出版社

200110

ISBN7-215-04720-

2/1·161

副主编

50

2002年获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

3

《中国古代童趣诗注评》

北京语言学

院出版社

199310

ISBN7-5619-0373

-1/G·86

副主编

12

94年省高校社科成果三等奖

4

《语言文学修养》

(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11

ISBN7-5029-2291-1

/G·0922

主编

5

 

5

《中国古代文学

作品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7

ISBN7-307-03279

-1/I·245

主编

第三

6

 

6

《唐代诗序研究》

郑州大学出版社

预计20145月出版

已列入出版计划

独著

30

省教育厅优秀社科成果出版资助项目

 

 

 

 

 

 

 

 

 

 

 

 

 

 

 

 

(二)主要荣誉称号

199612月被命名为驻马店地区跨世纪青年科技人才,

1997年被评为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1998年被选拔为驻马店地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20029月被评为驻马店市优秀教师。

20049月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

2005年被评为黄淮学院科研之星。

三、在加强学风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

(一)注重专业基本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提高。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基本理论是开展科学研究的根本。没有它,科研就是无本之本、无源之水,所谓的科研创新以及对新成果的期待就等于缘木求鱼。

(二)养成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和甘愿“寂寞”的执着精神。

    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人云亦云,还要坚决抵制剽窃抄袭。只有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利用丰富的确凿资料,和科学的思维,才能获得新的成果。同时,科研工作还需要毅志力,勇于吃苦,淡泊名利,有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三)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沟通能力。

   任何科学研究,都需要良好的团队协作。科研工作者要具有博大的胸怀,不仅善于吸纳和借鉴相关学科领域的成果,还要及时团结或组织同道,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齐心协力攻艰克难,形成科技创新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