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
课程是形成教学质量的核心,是培养人才的核心要素。课程建设与实施过程的质量对人才培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课程评估是黄淮学院本科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课程评估、结果反馈与改进成效评价,形成持续改进的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培育“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切实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根据新一轮审核评估的精神,教学质量监督评估办公室会同教务处、评建办等部门就黄淮学院校内课程评估进行了深入讨论,制定了黄淮学院校内课程评估的指导意见(试行)、实施方案(试行)、指标体系(试行)、评价工具(试行)等,拟于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全面开展校内课程评估工作。
因校内课程评估涉及面广,为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经质评办研究并报学校主管领导同意,拟在本学期遴选2~5门本科课程开展试评。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安排
(一)评估时间:2021年12月8日—2022年3月7日。
(二)评估对象:面向全校遴选2~5门本科课程,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开课且尚未结束授课的理论课、实践课均可报名。拟参加试评的教师,填写黄淮学院课程评估参评课程信息统计表(见附件1),纸质版经所在教学单位领导签字盖章后,于2021年12月7日下午五点前报送至教学质量监督评估办公室,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质评办邮箱。
联系人:周向前 电话:0396-2693529
邮箱:zhouxiangqian0502@126.com
(三)评估专家:由质评办确定,另行通知。
二、评估程序
第一阶段:专家听课(2021年12月8日—2021年12月22日)
质评办根据报名情况,组织专家听课,对照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进行课堂教学评价。若参与试评的课程在本学期有校级教学督导听课经历,相关教学评价结果也可根据需要予以采用。
第二阶段:课程自评(2021年12月23日—2022年2月10日)
参评课程根据《黄淮学院本科课程评估实施办法(试行)》(另发)要求,对照《黄淮学院本科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另发),从学习目标与学习成果、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课堂教学行为与效果、成绩评定与反馈、教学资源与学习支持、课程质量自评与持续改进等方面开展课程自评工作,形成课程自评报告,并提供能够有效支撑相关指标评测的支撑材料(合订本),连同参评课程的课程标准、本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档案材料,于2022年2月10日前送交至质评办,相关材料电子版发送至质评办邮箱。
第三阶段:专家初评(2022年2月11日—2022年2月17日)
专家组审阅课程自评报告、支撑材料、课程标准、课程试卷等,对照指标进行初评打分、提出问题及拟定现场考察重点。
第四阶段:现场考察(2022年2月18日—2022年3月4日)
1.召开评估专家组预备会议(20分钟);
2.课程负责人汇报课程建设情况(10分钟);
3.审阅材料(30分钟);
4.访谈座谈(访谈座谈对象:课程负责人、学生代表、教师代表,时间60分钟)。
第五阶段:结果汇总(2022年3月5日—2022年3月7日)
专家组根据听课、初评、现场评审等情况,对参评课程进行综合评价,确定课程评价等级,并予以公布。
教学质量监督评估办公室
2021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