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建设公司职工党支部通过工作相融、党建引领、优化机制等举措,打造全领域的覆盖党建融合效应,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将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
一、深刻领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重要性
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好党建等于抓住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建设公司职工党支部加强党的领导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把职工党支部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从组织、制度、机制上有力保障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同时,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加强国企党建作为应尽之责、分内之事,通过党性教育、宗教教育、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形成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增强建设公司职工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发挥党建工作对企业改革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全面理解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关键性
建设公司职工党支部认真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思想中汲取破解国企改革发展难题的答案、钥匙和方法。充分发挥党支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将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贯穿企业改革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战略定位、管理模式、机构职能的全过程,实现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保证党的工作机构健全、党务工作者队伍稳定、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有效发挥,实现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工作对接,继而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关键作用,为国有企业建功立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三、准确把握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鲜明的政治底色,是国有企业党组织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国企党建工作又必须紧密围绕生产经营活动统筹谋划,把党建融入企业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各环节各方面,真正为企业生产经营赋能、为企业创新发展护航,就必须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充分运用于人力资源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使党的政治优势有效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实现企业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
四、丰富完善党支部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的多样性
(一)、立足党建格局,优化制度建设
党总支旗帜鲜明把党建写入公司章程,确立党支部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涉及“三重一大”和其他重要事项,必须经党总支前置研究讨论,确保对公司重大政治责任、战略发展方向、经营发展理念、重大风险问题把控到位,对经营管理实施有效监督、激励、控制和协调,确保政治正确、治理合规、决策高效。健全“一岗双责”制度安排,制定实施领导班子抓党建任务清单。把党建工作制度纳入企业管理制度体系,把党组织运行机制融入生产经营相关制度规范,实现党建工作制度与企业生产经营制度无缝对接、有机融合。
(二)、完备机构职能,加强融合互通
在机构职能上保证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业务工作,充分运用党的思想政治优势,遵循价值创造的内在规律,注重吸收其他类型企业文化和相关领域先进文化,探索建立多元融合的企业文化塑造机制,实现人才资源有效配置。在宣传工作方面,把党管意识形态的要求融入企业品牌、文化和宣传工作之中,今年一月份至今,公司网站党建工作新闻上稿100余篇,省级及以上媒体上稿十余篇。在人才培养方面,把政治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融入,今年党支部一人被黄淮学院评为“黄淮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三人被评为“黄淮学院优秀党员”。纪检监察方面,把党风廉洁要求融入企业作风规定、把干部责任融入失职渎职管理、把反腐倡廉融入到廉洁从业管理,近年来公司无任何违规违纪问题。
(三)、并轨考核机制,强化战斗堡垒作用
党支部实现党建与业务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考核范围延伸至党支部和兼职党务干部,考核结果纳入绩效,与调薪、晋升、评优评先等直接挂钩,同时严把新发展党员质量关。充分发挥国企基层党支部独特党建优势和组织优势,打通党建工作最后一公里,深入推进项目党建,将党组织建设与项目建设相结合,哪里有项目部,哪里就有党旗飘扬,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企业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