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应驻马店市教师发展中心邀请,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张世海教授为全市初中语文教师岗位培训班做了一场题为《BOPPPS框架下中学语文教学创新》的讲座。
张世海首先在讲座中介绍,BOPPPS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也提供一个建构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效框架,它通过严格的流程规范教学设计,保障教学质量。即使有多年教龄的教师,也容易因倦怠忽略教学设计,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合理的流程能为控制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在BOPPPS的导入环节,张世海以七年级下册课文《伟大的悲剧》为例,提出六个导入方法:1.播放最有视觉冲击力的视频;2.探索最简洁通俗的表达方式;3.使用最优美深刻的文字材料;4.设计最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5.提出最契合学生现实关怀和心理体验的问题;6.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探求欲望。在讲解的过程中,张世海现场播放了南极风光延时摄影视频,提供了北京大学翻译家张玉书教授对茨威格的评价,并从气象学角度分析了南极探险的重大意义,还讲述了无腿登山家夏伯渝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故事。
参与式学习是BOPPPS的核心理念,张世海结合七年级下册课文《老王》阐释“参与”的内涵。《老王》是文学大家钱钟书夫人杨绛的作品,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以及渗透的人伦和人情,可能中学生限于阅历无法深刻领悟,我们可以通过经典影视剧片段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在讲座中,张世海播放了《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一段电影视频。张世海强调,词汇极其重要,学生需要把所有词汇的精确涵义深刻掌握,教师在讲授时,可以让学生用这些词汇建构自己的真实生活,描述内心的真实感受,这也是一种“参与”。
张世海还运用BOPPPS结构对九年级上册议论文写作部分的教学任务进行讲解。讲座结合2020年浙江省高考作文《生活在树上》和2023年河南省高考作文《以共生团结之水,浇命运共同之花》,分析了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在这部分内容中,张世海设计了一个题目:《学校是否应该将人脸识别用于日常考勤和课堂纪律管理》,让各位学员展开讨论,并在讨论中建立自己的观点,通过论据搜集和逻辑建构支撑自己的观点。讲座最后总结了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几个关键要素。张世海强调,在运用BOPPPS时,最关键的是把握其核心理念,切忌生搬硬套,把它变成僵化的固定流程。
驻马店二中的郏帅娜老师说:“BOPPPS流程连贯,结构紧密,尤其是这次展示的导入环节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这次讲座让我有机会重新梳理了我平时的教学工作,回去后我会尝试在课堂上引入它。”来自驻马店驿城区朱古洞中学的王新卫是体育教师,他说虽然自己不教语文,但是他全程听完了这次讲座,被深深吸引,并且很受启发,他认为这个流程和方法也完全可以运用在体育教学上,提高教学效率。确山县李新店镇中学的贾悦荣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中学语文的议论文写作是非常难教的,尤其是提炼论点和建构逻辑方面,本讲座利用BOPPPS的结构,为初中议论文写作设计了一套很好掌握的流程,非常值得一试。”
讲座结束时,张世海向各位学员介绍说,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一直走在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前沿,并热忱服务于驻马店本地的基础教育事业,现在已经成为河南省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研究机构。他希望今后与各位学员深入交流,研究日常真实教学情境中的真问题,共同提升驻马店的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撰稿:孙成功 审核:刘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