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河南省教育厅《全省教育系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预案》、黄淮学院《黄淮学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Ⅰ级应急响应工作方案》和《黄淮学院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工作方案(修订)》等有关精神,为服务教师“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需求,帮助老师提升信息化教学素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教学,特制定如下服务方案:
一、服务对象
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任课教师
二、服务方式
1、在线自主研修:线上自学+线上咨询
2、在线专项培训:集中培训+分批咨询
三、学习内容及资源
(一)在线课程资源及平台情况
包括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超星一平三端教学系统等22个备课资源平台可供使用,详细信息请见附件。
(二)信息技术素养提升免费学习资源
超星、中国大学MOOC等线上教育平台陆续推出了系列免费培训课程,内容涉及在线课程的设计理念、方法实践、教学案例分享、教学示范课以及线上建课指导等。各个线上教育平台均可以利用电脑、手机、平板等现有设备开展网络教学活动,帮助教师实现“线下课堂”到“线上课堂”的融合和迁移。
1、超星教师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计划
我校将依托于超星的在线课堂,以学习通APP为平台,针对教师普遍关心的在线课堂和学习通平台的基本操作、网上建课、线上教学模式等内容采取“线上课程+专家直播”的模式开展在线教学。
超星线上直播课程:2月1日至2月20日每天15:00至疫情结束正常开学。所有课程皆支持回放。
步骤1:下载并登录学习通APP;
步骤2:请点击底部“我”的头像利用手机号注册登陆;
步骤3:登陆后,请点击“我”—“设置”—“账号管理”—“单位”,绑定您的学校名称和工号;
步骤4:首页右上角输入邀请码“jsfz”;
步骤5:进行教师发展中心页面后,点击“直播讲堂”按钮观看。(备注:之前使用过学习通的老师不需要再次注册)
2、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教师教学能力系列慕课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慕课大部分课程将在2月份提前开课,研修内容有教学方法、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等相关课程,方便老师同学们在家学习,充实自我。
学习网址: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icourse-1449835161。
3、学堂在线(雨课堂)在线授课能力提升系列课程
教师在线授课能力提升系列课程在1月30日陆续开课,研修内容包括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实践等,为教师在线授课提供有效的教学支持和保障。
学习网址:https://next.xuetangx.com/
扫描二维码可直接进入在线授课班级,或微信关注雨课堂公众号加入班级。班级邀请码为:OPHA8A。直播时间:每天上午10点至11点,具体时间由雨课堂公众号公布为准。课程可回放。
4、课堂派在线教学技能培养课程
教师在线教学技能培养直播课从1月31日起陆续开课,包括在线直播授课培训、在线教学课程设计、教学互动开展等内容,为教师实现远程互动直播授课助力。
学习网址:
https://mp.weixin.qq.com/s/PysF2zDIHSo9uaqfILfOuw
5、蓝墨云班课教学能力系列课程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课程将在2月6日陆续开课,研修内容包括如何用云班课&云教材开展远程线上教学、如何制作微课和云班课使用技巧等,为师生开展远程云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支持和保障。
学习网址:
https://mp.weixin.qq.com/s/oBGR-vVMWzNrumyBSZx88Q
直播回放可打开蓝墨云班课App,加入“蓝墨周四课堂”班课查看,班课号为:666666。
(三)课堂直播、在线课程视频录制技术支持
1、超星直播
一是开展直播教学,移动端手机建课,便捷开展直播授课,并可转发至其他班级群聊,满足多个班级同步观看;二是同步课堂教学,教师可通过超星学习通开展手机同步教学,教师运用白板功能手写演示等方式,边口述授课边播放PPT开展教学。学生打开学习通即可进入班级实时观看PPT;三是教师录制速课,教师可选择“PPT+录音”方式,将课件内容录制成为速课,做好线上课程资源,以便学生反复收看;四是开展混合教学,教师可运用现有课程或尔雅通识课、超星示范教学包,以及其他超星电子资源快速建设单体课程,直接开展混合教学,实现随建随教。
超星技术支持:https://special.zhexuezj.cn/mobile/mooc/tocourse/205791416?appId=1000
如遇技术难题或需及时处理登录密码问题,可加入黄淮学院超星在线课堂交流QQ群762103107。
2、爱课程慕课
爱课程平台提供8000余门优质课程资源、在线课课内直播、智慧教学工具、学生在线学习数据等服务。
用户手册请见附件2压缩包。
如有技术问题,可加入“黄淮学院爱课程”QQ群:1045690175。负责人QQ:547768689,1299618702。
3、雨课堂直播
主要采用“PPT+视频出镜”的形式,直播期间可以让学生参与互动,如测试、投稿、弹幕等。不需安装APP,使用微信加入班级既可统计学习过程数据。直播视频支持回放。
如要使用雨课堂相关功能,任课教师需先注册会员。注册流程如下:关注微信公众号“雨课堂”—后台回复“会员”—在后台回复“我是谁”获得ID号—将ID号发送至群内并“@雨课堂负责人”。雨课堂黄淮学院微信群需邀请后进群,雨课堂联系人张建老师微信:zj201103wb。
雨课堂技术支持:https://www.yuketang.cn/help?list=11
4、课堂派直播
无需任何安装,教师登陆电脑浏览器进入主页,采用PPT共享屏幕的形式即可实现直播。远程直播授课过程中,课件、资料、弹幕等课堂互动,考勤、抢答、提问、表现、互动答题、作业、测试皆可正常使用,也可以同屏共享其他第三方软件或内容给学生学习。学生可选择电脑端或手机微信端学习。
课堂派用户使用手册:http://helpdoc.ketangpai.com/1237952
如遇技术难题,可加入微信群“课堂派@黄淮学院教学服务群”,也可以联系汪老师,手机/微信号:18610936998。
5、蓝墨云班课直播
安装蓝墨云班课互动教学APP,通过在线轻直播功能,开展老师与学生的远程教学活动,老师以语音、文字、图片、小视频微课等形式完成即时互动、资源推送和作业任务布置,对学生的参与效果进行评价。
云班课用户手册:http://help.mosoteach.cn/444440
如有技术问题,可加入微信群“黄淮学院蓝墨云支持交流群”,负责人李梦星老师,手机号:18569971607。
6、录屏软件
(1)PPT录屏
用PPT就能实现最简单的录屏。
学习网址: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Mzc0MTU5Mg==&mid=2247484795&idx=1&sn=5cfe47480382595366a25ff80a1216a7&scene=21#wechat_redirect
(2)OBS Studio录屏
OBS Studio是一款强大的录屏和直播软件。
学习网址:https://blog.csdn.net/dengjin20104042056/article/details/100587720
(3)FSCapture 录屏软件
FSCapture软件是一个简易的录屏工具。
学习网址:
https://blog.csdn.net/qq_37798548/article/details/84934654
(4)Ocam 录屏软件
Ocam是一个小巧、操作简单,使用门槛低的录屏软件。
学习网址:
https://mp.weixin.qq.com/s/EcVV-FNSTAtlJSK2lXybNg
7、其他极简工具
(1)钉钉、腾讯会议、ZOOM使用教程请见附件2。
(2)七种极简工具可让您在家即可制作视频课程。
学习网址: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xMjA0NTU4Mw==&mid=2247488847&idx=1&sn=3d6d42ca017917d94b42d135e5d7360c&scene=21#wechat_redirect
四、在线专项服务
为了协助教师尽快了解各大在线教学平台的具体操作功能,掌握开展线上直播教学的实践技巧,我校拟邀请资深专业技术人员、知名专家开展各类在线教学专项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分层次覆盖的形式,在线学习与线下微信群答疑辅导相结合,为我校教师线上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进行针对性辅导。同时,拟邀请我校一线教师分享在线课程实践经验。
时间 | 主题 |
---|---|
2月14日-2月23日上午 10:00-11:00(授课) 15:00-16:00(答疑) |
超星学习通线上课堂教学实践 |
2月15日13:00-14:00 2月22日-23日 15:00-16:00 |
“课堂派”在线教学平台使用培训 |
预计2月19日之后 | “雨课堂”在线教学平台使用培训 |
预计2月19日之后 | 蓝墨云班课在线教学平台使用培训 |
2月22日至开学前 | 校内一线教师在线教学经验分享 |
五、其他事项
建议教师开课前做好以下准备:
1、熟练使用在线教学操作平台。
2、自建完整课程资源。
3、设计完善的教学互动环节:作业、讨论、测验等。
4、学习直播教学设计及其相关建议。
学习网址:
https://mp.weixin.qq.com/s/36GLxLzdnDrSAGB9O1-wtw
在线教学中如有问题或需获得帮助支持,可及时反馈给教师发展中心。
联系人:杨慧娟手机号/微信:13503965960
电子邮箱:jsfzzx@huanghuai.edu.cn
附件: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020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