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杜绝公款消费中假发票报账、真发票报假账、虚开多报、私设小金库等问题,4月1日起,四川59个省级单位、成都23个市级单位将陆续启动公务卡消费。此后,公务人员在支付差旅费、培训费、会议费、办公用品费、招待费等费用时,都不再使用现金,而改为刷卡支付。
目的
从源头防堵公务消费腐败
去年12月,四川省财政厅和水利厅两家省级机关率先开始了公务卡试点工作。截至目前,该省财政厅有近300人使用了公务卡,总计消费超过62万元,公务卡消费系统运行良好。目前,59家省级单位与银行签订了公务卡服务协议,其中10家单位已经向职工发送公务卡900余张。
从4月1日起,在成都的省级一级预算单位将正式实施公务卡制度改革试点。省级二、三级预算单位最迟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四川省财政厅国库处负责人透露,成都、雅安、广安市的公务卡改革试点工作将于年内陆续启动。
成都市人事局一工作人员说,推行公务卡制度,有利于从源头上防堵公务消费腐败。
操作
有发票没刷卡报不到账
公务卡将主要针对财政预算单位的工作人员推行,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持卡人在日常公务支出时,都将使用公务卡进行刷卡消费。
公务卡的使用额度一般为2万元,最高限额为5万元。报销公务费用时,消费了多少钱,消费了哪些项目,都必须要得到主管领导的签字认可。持卡者不仅要提供原始的3种凭证,财务也要登录到财政网络上核对其消费信息。
此外,刷卡的时间、地点、数额等都会传到数据库中,只有当商家、银行、员工三方的信息吻合时,才能顺利报销。
公务员在取得刷卡交易凭证和发票后,送单位财务部门审核,符合条件后予以报销,最后再由单位财务部门将款项直接支付给发卡银行。如果只有发票没有信用卡刷卡交易凭证,或者不符合单位财务报销范围,单位将不会还款给银行,那么只能由职工个人自己把这部分钱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