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镀金法”,穷教授当上书记
黄保勤1950年出生于贵州乌蒙山深处的一个农家,1994年任贵州民族学院副教授、干训部党总支副书记。眼望着他人纷纷致富,黄保勤也想尽快富起来。纵观上下,横看左右,他悟出了发财之路——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但怎样才能做官呢?他想到了“镀金法”。于是他主动向组织部门要求下乡扶贫挂职。组织上批准了他的请求,让他到贵州最远最穷的威宁县挂职当县委副书记。
1996年5月,两年的扶贫挂职结束了,黄保勤回到贵州民族学院后并没有如愿升官,只是任了个系主任,还是原来的级别。黄保勤不死心,正在这时,与他一起在威宁县共事了两年的刘某升任黔东南州委书记。黄保勤知道刘某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决心好好地傍着这棵大树。于是,他再次向组织要求到黔东南扶贫。1999年5月,黄保勤第二次下到基层,来到刘某所在的黔东南州黎平县挂职担任县委副书记。
这下黄保勤出名了,组织和领导对他开始刮目相看了。刘某这棵大树他果然也傍对了。他到黎平才挂职了6个月,就调回州里当了“州长助理”。8个月后便当上了镇远县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代县长,到2001年12月,就正式当上了县委书记。
曝光“血耗子”牵出县委书记
自从当上县委书记后,黄保勤的存款便突飞猛进了。2006年初,56岁的黄保勤被调到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做了党委书记,副厅级。
就在这时,当地媒体报道了镇远血站向老百姓疯狂违规采血的情景:一边是贫穷的老百姓排队卖血,面黄肌瘦;另一边是血站站长陈登富的百万宝马车和他投资2100多万元的贵阳焱祥房地产。报道引起了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的重视,他批示要依法严查此案。
很快,检察官发现黄保勤两口子在贵阳共有三套住房,至少有200多万元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怎样查清这200多万元的来源呢,能不能从陈登富这里打开黄保勤受贿的缺口?
2006年7月14日,检察官发现,陈登富把血站的2100万元资金拿去贵阳搞了“焱祥房地产”。7月15日,石阡检察院将陈登富抓获。陈很快就交代了他送给黄保勤的老婆王质莹十几万元的现金,目的是感谢黄保勤在血站改制上帮的大忙。随即,石阡检察院将王质莹传唤至石阡。王质莹也很快交代了收受陈登富13万元的事实。
贪官终于落马
接下来,省检察院反贪局决定改变侦查思路,不再调查陈登富是否送钱给黄保勤,而是首先查清楚镇远血站究竟是国营的还是陈登富个人私营的,也就是说,陈登富是否构成了挪用公款罪。
这时,省纪委对黄保勤采取了“双规”。在“双规”地点,纪委和检察官们发现黄保勤通过石阡县公安局看守所一个叫郜方学的公安干警和被关押的陈登富、王质莹串供翻供。挖出郜方学后,陈登富、王质莹没法串供了,也不再翻供了。但陈登富还是那样嚣张,说血站是他个人的。陈登富的律师还拿出了镇远县政府2002年的文件,证明镇远血站改制后属于陈登富个人所有。
但检察官很快查明,镇远血站是财政拨款6万元初建的,为县卫生局直属的事业单位。另一方面,检察机关经过查账,发现陈登富从1995年建站到2002年改制前,共贪污人民币2100万元(不包括2002年改制后的收入)。而且,就在所谓的“改制”后,陈登富还一直领着行政工资,每年报销医疗费。
当一切证据都摆在陈登富面前时,他终于交代了为把镇远血站变为个人所有,向黄保勤行贿46万元的犯罪事实。陈登富的招供让黄保勤的防线彻底崩溃,他开始交代自己的问题。2007年9月23日,贵州铜仁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黄保勤一案,黄保勤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