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基层分会:
为进一步规范各基层分会的工会工作,明确目标责任,激发各基层分会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基层分会的活力,提升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党政工共建一个“家”,促进校园和谐发展,校工会决定对各基层分会工作实行量化考核,特制定《黄淮学院工会基层分会创建“先进教工之家”考核细则》(试行),望各分会认真学习,并积极组织实施。
附:黄淮学院工会基层分会创建“先进教工之家”考核细则
黄淮学院工会委员会
2008年4月23日
黄淮学院工会
基层分会创建“先进教工之家”考核细则
(试行)
一、考核内容 满分 100分
(一)加强自身建设,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25分
1、分会制度健全,职责明确,团结协助,党政班子专门研究分会工作每年度不少于两次。5分
2、分会工作年度有计划、有总结并及时上报校工会;校工会发放文件有专人保管、会议记录齐全。5分
3、积极参加校工会组织的会议和活动,做到时间、内容、人员三落实。5分
4、依照工会职能和特点,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和活动,并及时报送信息稿件,每年不少于3篇。5分
5、及时足额收缴会员会费。5分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履行教育职能 25分
1、加强师德师风和精神文明建设,会同系(院)党政做好挖掘、培育、推荐、宣传“三育人”先进个人和“师德标兵”工作,形成制度,效果明显。5分
2、积极组织教职工开展岗位练兵、专业技能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提高教职工的业务素质,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成绩突出。6分
3、开展“一对一、手拉手”关爱帮扶活动效果明显。5分
4、“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组织得力,教职工参与率高。5分
5、定期组织会员学习工会业务知识和工会文件,宣传到位。4分
(三)加强民主管理,履行参与职能 25分
1、动员、组织本单位教职工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围绕学校、系(院)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谏言献策。 5分
2、系(院)分会能认真落实教代会决议和制度,并建立二级教代会制度;行政分会能认真配合处理学校教代会提案。15分
3、配合系(院)行政认真做好系(院)务公开,制定系(院)务公开实施细则,成立了系(院)务公开领导小组。5分
(四)关心教职工切身利益,突出维护职能 25分
1、分会积极协同系(院)党政领导调查分析教职工的思想状况,参与系(院)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分配方案和规章制度的研究制定。 5分
2、深入了解教职工工作、学习、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及时反映,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给予解决。5分
3、坚持走访、慰问困难及患重病教职工,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对教职工开展“牵挂”、“关爱”活动,积极为教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5分
4、维护女教工特殊权益,积极开展适合女工特点的文体活动,动员、支持女教工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5分
5、配合校计生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5分
二、加分项目
1、创造性开展工会工作和活动,受到学校及上级部门表彰或市级以上媒体报导的加1—5分。
2、参加校工会举行的各类比赛,单队或个人获前三名的分别加3、2、1分;联队获前三名的,组成联队的分会分别加3、2、1分;获“道德风尚奖”或“精神文明奖”的加2分。
3、向校工会报送信息3篇,每超过一篇加1分;被省市级刊物采用的信息或工运理论文章及调研课题每篇加5—10分。
4、“一对一、手拉手”关爱帮扶活动受到校工会或上级部门表彰的加3分。
5、依据各分会教职工自觉向“爱心超市”和“关爱基金”捐款捐物数额情况分别加1—5分。
6、培育、推荐的先进人物在学校或社会影响较大的加3分。
三、考核办法
(一)自查自评。各分会要结合考核内容和加分项目,年终进行自查自评,撰写自评报告,并填写《基层分会创建“教工之家”申请表》。
(二)校工会验收。校工会于每年12月下旬组织人员对各基层分会创建“教工之家”工作进行考核验收,包括:
1、听取分会汇报。
2、查阅分会有关档案资料。
3、召开部分会员座谈会。
4、校工会提供的会议或活动记录情况。
(三)考核档次。考核分为三个档次:不合格,合格,先进。
1、合格“教工之家”条件:评估总分85分以上。
2、先进“教工小家”条件:评估总分90分以上,每项得分不低于其基本分的85%。
四、表彰奖励
结合基层分会创建“教工之家”的考核情况,校工会每年评选出基层“先进教工之家”4个,“先进基层分会”5个,优秀工会积极分子若干名,分别给予奖励。
2008年4月23日
基层分会创建“先进教工之家”申报表
分会名称 |
| ||
申报时间 |
|
申报等级 |
|
基层分会 意见 |
年 月 日 | ||
所在单位 党政意见 |
年 月 日 | ||
学校工会 意见 |
年 月 日 | ||
备 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