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令第29号)精神和《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2年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豫办函〔2022〕697号)要求,结合我校2021-2022学年信息公开执行情况,编制此报告。报告全文包括工作概述,主动公开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信息情况,对信息公开的评议及举报、复议、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并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黄淮学院信息公开事项清单。本报告所列数据的统计时间段为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
一、工作概述
2021-2022学年,黄淮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教育部、省教育厅全面推进教育公开的总体安排,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遵循公开、公平、合法、便民的原则,促进信息公开与学校各方面工作深度融合,持续健全信息公开责任落实机制,积极拓宽信息公开发布渠道,保障师生和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知情权,依法获知学校信息,提高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充分发挥学校信息对师生和社会的服务作用。
(一)加强顶层谋划部署,压实信息公开责任
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将信息公开工作与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信息公开领导小组成员名单。持续深化思想认识,不断提升公开意识,切实加强研究部署,统筹推进工作开展。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健全完善了党政办公室牵头协调、各单位分工负责的责任落实机制,通过细化应公开事项任务分工,严格职责到岗、任务到人的要求,明确公开方式和流程,有效地推进学校信息公开工作的整体运行,切实保障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二)注重公开形式创新,畅通信息公开渠道
学校在充分发挥“黄淮学院信息公开网”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积极拓宽信息公开渠道,通过学校主页、新闻网、OA办公平台、部门网站、校报、信息刊物、专栏等媒体途径,做好学校动态、重要文件通知和校情通报等信息公开;通过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拓宽师生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加强民主渠道建设,通过教代会、教师干部大会、意见征求会等会议形式,以及设立“校长信箱”、校领导接待日等方式,为学校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获取学校信息、参与学校改革发展提供保障。
(三)落实保密审查机制,强化信息公开管理监督
在信息公开工作中,学校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教育部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不断强化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程序,妥善处理公开与保密的关系,严格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的工作程序,开展信息保密工作督导检查,进行了微信风险信息专项清理,确保涉密信息不公开,公开信息不涉密,做到既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又防止失泄密事件发生。
二、主动公开信息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坚持集中统一领导与各部门开展具体工作相结合,确保信息公开工作有序开展。2021-2022学年,学校对《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所列事项进行了及时、全面的公开,具体情况如下:
(一)主动公开信息的数量
2021-2022学年,除在学校信息公开网中公开信息目录所含主动公开事项外,还通过以下渠道主动公开信息:一是以学校官方网站为主,校内各职能部门、各学院网站为辅发布信息。学校新闻网发布学校要闻信息507篇,综合新闻471篇,发布社会媒体报道我校信息322篇;官方微博公开信息2396条,官方微信共推送信息438条、发布短视频129个。二是通过文件、校报等载体主动公开信息。学校内网信息面向全校公开校党委、校发文件499份,编印《黄淮学院报》20期。三是通过各种会议公开信息。召开党委会44次,校长办公会29次;召开了学校四届一次“双代会”,期间举办各层面工作调研会、座谈会等,公开办学治校相关信息。四是通过校领导接待日、校长信箱等载体完善校领导与师生员工沟通交流信息的渠道。
(二)主动公开信息的情况
学校主动公开的信息涵盖了学校党务工作、政务工作等方方面面,2021-2022学年度学校按照《清单》逐条主动公开信息情况如下。
1.基本信息。学校的办学规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介绍及分工、机构设置、学科情况、专业情况、各类在校生情况、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等基本信息在学校官网中公开。学校章程及相关规章制度、学术委员会章程、学校发展规划及重点工作安排、年度信息公开年报等信息在学校网站信息公开栏目中或学院下发文件中公开。
2.招生考试信息。学校网页招生信息栏目中公布了包括2022年黄淮学院招生章程,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高考录取信息查询渠道,高考分专业录取最低分和最高分,本专科招生咨询及渠道等信息。在黄淮学院招生信息网、微信公众号公开2022年各类型、各批次招生计划、招生政策,以及招生咨询电话、邮箱等。同时,结合H5手机动画互动网页、VR虚拟校园实景、长图文等形式丰富新颖的新媒体招生宣传体系。学校暂没有涉及研究生录取的招生考试信息。
3.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学校网页信息公开栏目包括学校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学院后勤、设备等招投标信息,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及投诉方式等信息。学校财务网和信息公开网主动公布部门预算信息和支出预算表,部门预决算信息中涵盖学校基本情况、预算单位构成、预算决算报表、收入支出科目名称解释、受捐赠情况、财务管理制度、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等内容。教育收费公示包括2021-2022年度教育收费项目、收费标准、重修费、报名考试费等各类收费项目和收费依据等。
4.人事师资信息。学校网页“领导简介”栏目包含了校领导职务及分工等情况。岗位设置与聘用办法,校内中层干部任用名单,校内干部任免、教职工争议解决办法,在学校网站信息公开栏目中或学院下发文件中有体现。人事招聘信息在学院通知公告栏和人事处网站及社会网站均有发布。
5.教学质量信息。学校网页信息公开栏目公布了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等信息。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包括本科生人数及其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教师教辅人数及结构、本科专业设置及新增和停招专业名单、全校开设课程数据、教授讲授本科课程数据、本科教学大纲、本科实践教学等有关内容。毕业生就业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毕业生规模结构及相关就业数据,在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有说明。
6.学生管理服务信息。学校网页信息公开栏目及教务处、学生处网站包括本专科生学籍管理办法,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勤工助学管理规定,学生评优办法,学生违纪处分申诉规定,学籍处理申诉规定,本科生学位论文作假处理申诉规定等信息。
7.学风建设信息。包括学风建设机构,学术规范制度,学生和教师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机制等信息在学校网站信息公开栏目、科研处网站或学校下发文件中有体现。
8.学位、学科信息。授予学士学位的基本要求和实施细则在学校网页信息公开栏目进行了公开。学校没有直接招生录取硕士、博士研究生。遴选培育硕士学位建设点情况以及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情况在科研处(学科办)网站进行了公开。
9.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在国际交流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网站对中外合作办学情况、来华留学生管理相关规定、因公出国(境)相关规定、外籍教师聘用及管理规定等内容进行了公开。
10.其他信息。2022年3月我校接受了省委第七巡视组巡视,巡视工作的相关信息已按时公开,主动公开了校内巡察动员部署、进驻反馈、整改落实等情况。同时,按教育部规定,学校已在保卫处网站上公开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预警信息和处置情况。本年度未产生涉及学校的重大事件的调查和处理信息。
三、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的情况
2021-2022学年度,除主动公开的信息外,未收到学校师生和其他公民、法人及组织关于信息公开方面的申请,在后期工作中如由相关人员提出申请,学校将根据《黄淮学院信息公开办法》等文件规定,及时予以公开。
四、对信息公开的评议情况
学校师生员工对信息公开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肯定,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对学校能够多渠道、多载体及时提供各类信息表示满意,评议良好。学校设立了信息公开受理电话和监督电话,本年度未接到相关负面评议意见。
五、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受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
学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信息公开的实施情况定期进行审核、评议。学校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负责组织对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实施监督检查。2021-2022学年,学校未收到有关信息公开的举报投诉,未发生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而复议、涉诉的情况。
六、信息公开工作的主要经验、问题和改进措施
本年度,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学校信息公开工作的规范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取得一定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社会公众期盼相比还存在差距和不足,比如:学校个别单位信息主动公开意识不强,内容更新不够及时;信息公开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完善,标准需要进一步统一;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信息公开工作的连续性和规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下一阶段,学校将重点从以下方面加强改进: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专题会议、业务培训、经验交流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对上级关于信息公开相关精神的宣贯工作,提高各单位的思想认识,提升信息公开队伍能力素质水平。
二是完善制度机制。根据上级相关安排,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进一步做好学校信息公开实施细则、信息公开目录等相关规范性文件的修订完善工作。
三是加强精细化指导。组织各单位开展信息公开自检自查,针对师生评议意见和自查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抓好落实,不断提升信息公开工作质量。
七、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我校已按要求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内所要求的相关内容全部公开,无其他需要报告事项。
黄淮学院
2022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