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我院2007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0% 黄淮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积极措施,创新工作模式,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一是建立健全系(院)两级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实施就业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奖罚并重,调动全院教职工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就业服务意识。二是加强毕业生就业观教育。通过开设毕业生就业指导课、印发学习材料、开设就业专题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三是加强专业实践,注重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创建“准就业”实习机制,以实习促就业,学校与格力电器、富士康集团、杭州高联集团等知名企业合作创建了20余个省内外就业实习基地,为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实习空间,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毕业生就业质量。四是转变人才模式,以培养“好用、管用、能用”人才为目的,面向市场培养人才。学校广泛进行社会调查,积极进行专业调整和整合,制定和完善培养方案,加强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和毕业生思想状况调查,创新专业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深受用人单位、特别是外向型单位欢迎的毕业生。五是建立日常就业工作机制。以大型校园招聘洽谈会为支撑,以连续、经常性毕业生小型化、多样化、专业化的专场招聘会为主体,开设毕业生就业网站,为毕业生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六是加强个性化就业指导,实行“贴身”服务制度。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分门别类进行就业指导和个性化服务,对于就业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采取措施通过“一对一”帮扶活动做好指导工作,帮助他们及时调整期望值,准确定位,通过多种方式推荐他们实现就业。 我院2007年共有3721毕业生,其中文科1532人,理科2189人,师范毕业生1532人,非师范毕业生2189人。由于我院采取了积极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在2007年毕业生人数比往年增加、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就业工作取得了一次性就业率在90%以上的好成绩,其中护理学、市场营销、畜牧兽医、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工程、旅游管理、化学等专业一次性就业率达95%以上,个别专业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