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华南师范大学主办,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和《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承办的第九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于广州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中国智库建设的时代责任与使命担当”为主题,深入探讨了智库的时代之需、决策之需、智库研究的理论和思想创新。来自全国的各类智库及相关研究机构、高校的有关专家学者100余人,围绕智库的时代之责和使命担当开展了专业而深入地研讨。黄淮学院特聘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国强受邀出席圆桌论坛并作专题发言,黄淮学院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邵莲芬、特聘教授单刚等一行四人参加研讨会。
在圆桌论坛环节,李国强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智库发展一方面要探索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型智库,明确智库发展定位,引领智库坚持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要将内参和专报的质量放在首要位置。选题要聚焦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要有跨学科的视野,政策意识要强。调研要精心策划,重视一手资料,深入论证,严格筛选。专报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或模糊的术语。强调高质量的内参和专报应当观点正确、层次分明、思想创新。
本次研讨会设置主题报告和圆桌论坛两个环节。主题报告环节,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李刚教授、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张志强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教授等14位专家,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智库建设”“智库研究的理论方法创新”“智库运行机制与管理创新”作了专题报告。圆桌论坛环节,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陈定定教授、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徐宁教授等15位专家,围绕“数据驱动的智库政策研究”“专报与内参撰写经验分享”“智库理论研究与内容传播”进行了观点分享,并同与会代表作了深入互动交流。
我院与会代表普遍认为,此次研讨会是一次极富建设意义的学术盛会,知名专家学者在智库定位、政策分析、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信息收集和分析中的应用等方面都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和建议,为推动新时代新型智库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启示,对我们进一步明确智库定位、提升研究专报撰写水平、扩大智库影响力等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撰稿:郑洁 初审:单刚 责任审核:邵莲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