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驻马店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2021年诚聘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一、黄淮学院简介

  

  学校大门

黄淮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所在地驻马店市,地处中原,承东启西,贯南通北,京广铁路、京深高铁和106107国道纵贯南北,京港澳、大广、新阳、沪陕、焦桐5条高速穿境而过,区位独特,交通便捷。

目前,学校总占地面积2760亩,设有17个二级学院,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1万人,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正、副高级职称近600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800余人,河南省优秀专家、中原千人计划入选专家、省特聘教授、教学名师、学术技术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200余人。在招本科专业56个,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农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拥有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3个省级一流专业,17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中心和国际联合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14个。

学校围绕打造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定位,突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内200多家大中型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组建“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并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发改委‘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与英国、印度、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17个国家的20余所知名大学和台湾地区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2014-2020年,学校连续承办了七届教育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

 

人才公寓

二、驻马店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简介


产业研究院大楼

驻马店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成立于20184月,是由驻马店市人民政府与黄淮学院共建的面向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产业创新发展的高端智库和技术研发机构,河南省首高校批智库联盟成员单位。其功能定位为“一个智库、二个基地、三个平台”,即:构建驻马店产业智库;打造企业家培训基地、乡村振兴培训基地;形成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平台、高端人才集聚平台。

研究院团队科研成果丰硕,先后编印18期《研究专报》,其中9期《研究专报》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专报成果两次受到驻马店市政府督查室通报表扬,多项研究成果直接进入决策。

在发展的过程中相继成立了“驻马店企业家学院”、“驻马店乡村振兴学院”、“驻马店市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院”,旨在按照“四位一体”的发展思路,打造驻马店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驻马店企业家学院,利用黄淮学院学科专业优势,建立了良好的服务企业培训体系,举办“驻马店产业强市大讲堂”8期,企业家专题培训6期。开展社会培训、咨询服务100多场次,培训企业家4000多人次。

驻马店乡村振兴学院作为我省第一个乡村振兴学院,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基础。大力推进新集村乡村振兴,2019年新集村入选住建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第一批精选试点村”和农村农业部“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帮扶西平县高庙村美丽乡村建设,引导其打造“红薯小镇”,2020年高庙村入选“河南省文明村”。

202086日与地方政府合作组建了“驻马店市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院”,主要围绕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生态建设四个方向开展调查研究,着力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三、高层次人才基本要求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先进的思想政治素质,立德树人,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德才兼备。

(二)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具备良好的科研潜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具有较强科研创新意识、社会服务能力和管理协调水平。

(四)身心健康。

四、高层次人才类别与条件

  (一)学科领军人才(A类)、学科带头人(B类)、学科方向负责人(C类)、学术骨干(D类)。条件要求详见《黄淮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二)博士毕业生(E类)

招聘博士研究生,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政治立场坚定,身心健康,能胜任教学、科研工作;本科、硕士、博士阶段所学专业与所招聘的专业相同或相近;年龄在40岁以下(有副教授职称的,年龄可放宽到45岁)。岗位需求情况详见附件一(《黄淮学院2021年度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根据博士就读期间取得的业绩条件,分为三个档次:

1.博士毕业生(E1类)

  除符合基本条件外,近五年中,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人文社科类博士研究生在SSCI二区以上、A&HCI或我校认定的本学科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

  (2)主持在研国家基金项目1项并能将项目转入我校,且人文社科类博士毕业生在CSSCI(不含扩展版)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

  2.博士毕业生(E2类)

  除符合基本条件外,近五年中,须具备下列条件:

人文社科类博士研究生在CSSCI(不含扩展版)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SSCI三区和四区论文视为CSSCI期刊论文)。

  3.博士毕业生(E3类)

  除符合基本条件外,近五年中,须具备下列条件:

(1)  人文社科类博士研究生在CSSCI(不含扩展版)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

(2)  上述论文均要求本人为独著或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五、岗位需求

                                    驻马店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岗位需求

学科及专业

招聘人数

任职要求

岗位职责

应用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社会学、政治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农林经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

3

年龄不超过40周岁,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政治立场坚定,身心健康,能胜任教学、科研工作。
具有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年龄可放宽到45岁;具有教授专业技术职称者年龄可放宽至50岁。

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新闻学

3

年龄不超过40周岁,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政治立场坚定,身心健康,能胜任教学、科研工作。
具有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年龄可放宽到45岁;具有教授专业技术职称者年龄可放宽至50岁。

 

、高层次人才待遇与聘期

(一)待遇    

 

1. A类、B类、C类、D类、F类人才引进条件及待遇经双方协商确定,学校为其提供丰厚的年薪、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等优厚待遇。

2. E类人才入职后实际待遇实行动态管理,三年内科研成果达到更高档次要求的,根据所达到档次提升待遇。

3. 其他待遇:ABCDE类人才均可享受。

        1夫妻双方均为高层次人才的,只享受一套相应的住房。同时,学校额外补贴给夫妻双方共40万元。

        2符合E类条件的博士毕业生,未取得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者,工资福利享受副教授待遇;已取得副高职称者,享受教授待遇。期限均为5年。

        3完成规定的教学、科研工作任务者,博士学位津贴每人3000/月。

        4安排配偶工作。配偶为全日制普通硕士研究生学历,能适应教学工作,所学专业与当年招聘计划要求相符的,可解决事业编制,安排工作;配偶为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者,视校内岗位需求情况,以人事代理形式安排工作。

        5不要求安排配偶工作的博士研究生,增加安家费6-10万元(紧缺专业10万,非紧缺专业6万)。

        6具有博士后学习经历的博士毕业生,比照同类博士的招聘条件确定待遇,增加安家费5万元。同时,依据河南省引进人才政策规定,博士后人员可申报来豫工作的安家费补助。

        7博士研究生若毕业于国外一流大学(当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300以内)、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学科、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的,其科研启动经费在原标准上增加5万。

        8享受1500/月的租房补助,期限一年(夫妻双方均为高层次人才的,限1人享受租房补助)。

        9学校在相应学区帮助协调解决子女入学(小学、初中)问题。

        (二)聘期

        1. ABCD类人才的聘期原则上为3-5年,具体执行时间由双方协商确定,并在聘任协议中约定。

        2.E类人才的聘期分为四年和八年两档,应聘人员可根据个人情况自主选择。凡选择四年聘期的E类人才,学校为其提供50㎡左右公寓式住房免费居住(如学校暂时无房源,聘期内每月提供房补1500元)。凡选择八年聘期的E类人才,学校为其提供130㎡的住房,工作满八年后,同意续签八年协议的,该住房归己所有。

七、有关情况说明

        (一)报名采用网上报名方式,每人限报我校1个岗位。应聘者需登陆黄淮学院人才招聘网(http://hr.huanghuai.edu.cn/zpNew/index.do),注册后登陆系统,完善个人信息,选择应聘岗位。

        (二)以产业研究院人员组织考核,可根据需要邀请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和监察处人员参加,全年随时考核。考核时查验应聘人员提供的成果、证书原件,保留复印件。面试和试讲按照《黄淮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办法》进行。

        (三)学校及时受理各学院或部门推荐的拟同意引进的应聘博士材料,研究后回复各学院或部门,办理相关协议签字手续。

        (四)符合条件人员来校应聘可报销一次往返路费及住宿费用

八、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开源路76号黄淮学院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办公室

邮编:463000

联系人:邵莲芬(院长)

电话:0396-2888276

邮箱:535792721@qq.com

其他信息参见:黄淮学院人才招聘网(http://hr.huanghuai.edu.cn/zp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