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财经法规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政府会计制度100问之第28问 :单位置换换入固定资产如何核算?

28单位置换换入固定资产如何核算

单位置换换入固定资产时,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置换取得的固定资产成本的确定、收到补价情况下补价扣减其他相关支出后的净收入确认为应缴财政款,以及相关费用或收入的确定。预算会计主要对置换过程中发生的纳入单位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进行核算。

一、财务会计账务处理

根据《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置换换入固定资产成本=换出资产的评估价值+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其他相关支出。 

对资产置换业务的处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按照补价的情形分为三种情况:不存在补价、支付补价和收到补价。从账务处理方式看,不存在补价与支付补价的情形在置换过程中仅发生现金支出,不发生现金流入,其账务处理类似;收到补价的情形涉及现金流入,收到的补价可能大于或小于其他相关支出,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形进行处理。

1.不存在补价或支付补价

不存在补价或支付补价时,换入固定资产的成本按照换出资产的评估价值加上置换过程发生的总支出(包括支付的补价和为换入固定资产发生的其他相关支出)确定,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相关资产科目(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还应当借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科目),按照置换过程中发生的总支出(包括支付的补价和其他相关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并按照借贷方差额,借记“资产处置费用”科目或贷记“其他收入”科目。

2.收到补价

收到补价的,换入固定资产成本按照换出资产的评估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加上为换入固定资产发生的其他相关支出确定,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按照收到的补价,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相关资产科目(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还应当借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科目),按照置换过程中发生的其他相关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如果收到的补价大于其他相关支出的,按照补价扣减其他相关支出后的净收入,贷记“应缴财政款”科目,按照借贷方差额,借记“资产处置费用”科目或贷记“其他收入”科目。

二、预算会计账务处理

在不存在补价或支付补价时,预算会计将置换过程中支付的总支出(实际支付的补价和其他相关支出)确认为其他支出,借记“其他支出”科目,贷记“资金结存”科目。在收到补价时,如果单位支付的其他相关支出大于收到的补价,预算会计将其差额确认为其他支出,借记“其他支出”科目,贷记“资金结存”科目;如果单位收到的补价大于支付的其他相关支出,其差额(净收入)应上缴财政,不纳入单位预算收入,预算会计不进行核算。

1:单位用无形资产置换换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0万元,累计摊销3万元,无形资产的评估价值为8万元,支付补价1万元,发生其他相关支出1万元。

置换过程中发生现金净收入(收到的补价减去其他相关支出)1万元,应上缴财政,不纳入单位预算收入,预算会计不进行核算。

3:单位用无形资产置换换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0万元,累计摊销3万元,无形资产评估价值为5万元,收到补价2万元,发生其他相关支出3万元。

声明:

上述探讨及后期解答仅代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在研究过程中的理解和观点,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意见。

 

(来源:政府会计PLUS微信公众号)